第(1/3)頁 難怪他讀的時候晦澀難懂,連續啃了三天都沒有什么進展。 后來他學聰明了,只是著重看了看跟普通生物學相關的內容。 當時他還納悶,這么厚一本書涉及到普通生物學的只有不到六分之一的內容。 還在想梅婷推薦給他這是什么意思? 好吧,陸時羨現在明白了。 現在看來當時聰明的靈機一動似乎變成了小丑。 陸時羨現在算是明白了一個道理。 對于走在你前路上的長者或者老師,他們說的話往往是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藍本總結出來的經驗。 絕大部分都是對你非常有益處的,可能以你現在眼界還看不出來,甚至對此產生抵觸情緒。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閱歷的增長,你就會發現他們當時的勸告有多么珍貴。 此時,介紹完了課外書,劉獻華開始進入了今天的正題。 “大家如果有興趣的,以后再去找著看吧。今天的內容主要是理論部分的綜述。” “國賽的理論題類型實際上與聯賽區別不是很大,只不過國賽的題量會更大,難題所占的比例會上升。與此同時微觀部分比例會上升,宏觀部分比例會下降。” “所以咱們先從第一部分細胞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工程學開始說起......” “細胞生物學別看只是研究細胞層面的生物學知識,但它的內容幾乎是幾個分支里最繁雜的,因為全部是微觀部分,所以也比較難理解,學習有很大的難度。” “相信大家之前也都自學過,主要研究的是細胞結構與功能、細胞重要生命活動......細胞分化與調控、細胞的衰老與凋亡和細胞的起源與進化和細胞工程。” 說完,劉獻華的目光開始在教室里逡巡起來。 “那么我給大家提一個問題出來,看看大家對細胞生物學掌握的怎么樣?” 老師提問果然是課堂上擺脫不掉的宿命。 往往通過觀察提問前學生的表情和動作就能看出一個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而教室里除了陸時羨和文靜的何靜秋,其他都表現的很積極,顯然是胸有成竹。 看著學生們如此活躍,劉獻華頗為滿意地問道:“請問細胞中e1、e2、e3之間有什么作用機制?” 這個問題一被提出來,原本還躍躍欲試的幾人瞬間呆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