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倒把兩老給弄不會了,這可是省會級別的證書。
要知道夏秀滿在幸福小學勤勤懇懇工作幾十年,也沒有獲得過這么高級別的榮譽。
而陸建國就不要說了,當初參軍時雖然弄了一個三等功,但最后因為沒能達到提干的要求,只能選擇轉業回來當種田大戶。
如今又退伍十年多了,沒有外力因素是不可能評上這個獎項。
毫無疑問,只能說他們的兒子帶來的驚喜太大了。
陸建國都準備回去看看,是不是老陸家的祖墳冒青煙了。
諾獎啊,華國多少年才能出一個。
而在康州。
下了課,陸時羨剛走出教室大門,就遭到了水泄不通的圍攻。
來自世界各大主流媒體的記者已經架好長槍短炮堵在了門口。
看著他出來,數不清的話筒就已經遞到他的面前,現場幾近失去控制。
陸時羨雖然對此有所預料,但面對這個場景還是有些為之咋舌。
看來,如果不配合完成采訪看來是門都走不出去了。
陸時羨先入為主:“大家堵在這里,已經干擾到耶魯的正常教學秩序,這樣不太好。”
“距離下一節課還有十五分鐘,因此我只接受回答三個問題,后面耶魯應該會邀請大家舉行專門的專訪會。”
經過他的一番簡單挑選,很快選中的三位記者依次問出了自己的問題。
“陸教授,請問你對自己獲得諾獎有心理預期嗎?”
“請問你對自己成為最年輕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有什么想和大家說的?”
“根據慣例,你將和米國密蘇里大學生物科學教授喬治·史密斯、吉利國科學家格雷戈里·溫特爾一起平分1000克朗的獎金,你會怎么使用這500萬克朗?“
這三個問題基本涵蓋了現場所有媒體記者最想知道的東西。
于是現場驟然變得安靜起來,等待他回答。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