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記憶里這兩個人的發展軌跡極為類似。 大一陳碩文跟宋玉競選班長,沒競爭過,屈尊團支書,然后轉戰院會發展。 而宋玉在奪下班長位置之后轉身又加入了校會,又壓了陳碩文一籌。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大三。 大三時候陳碩文上了最重要的一步臺階,進了院團支部,后面成功的被選為支部主任。 而宋玉在大三的時候沖校會主席,似乎是沒希望,副主席她又不樂意,然后就退了。 畢業后這兩人又是同時走了選調。 兩年基層駐村之后,陳碩文在家里的運作下調回了省會,而宋玉就因為差了這一層關系最后還是留在鄉鎮。 許安若重生之前,宋玉的那個副鎮長已經掛職兩年了,遴選還遙遙無期。 大學時代的許安若其實挺不待見宋老板的。 他那個時候就覺得宋玉這個人結果導向太強,做什么都帶著目的性,都不像是個學生了。 所以四年下來,他和宋玉基本上沒有什么交流接觸。 僅有的幾次就是打班賽和院賽的時候,宋玉作為班長都會組織班上的同學過來球場上加油助威。 真正有所接觸還是畢業一年后。 那時候許安若才算是在滬上穩住腳跟。 宋玉突然打了個電話過來,說她參加一個學習會議人就在滬上,想起老同學也在,就想著要不要一起吃個飯聚聚。 許安若說這肯定是要聚聚的。 然后晚上就請宋玉吃個飯。 吃飯時就隨口問了一句,著不著急,不著急就留滬上玩幾天唄? 宋玉笑呵呵的說急倒是也不急。 然后許安若給她訂了酒店,陪她滬上玩了兩天,期間也見了幾個其他留在滬上的同學。 如此,他才算是跟宋老板真正成了朋友。 后面聯系就開始多了,而且很聊得來,有那么一點知己的意思。 但大部分都局限于電話和視頻。 許安若忙,宋老板更忙。 再后面許安若創業有點起色的時候,宋老板還開玩笑的說,許總現在事業有成可不能忘了社會責任了啊,什么時候有時間過來她那兒考察一下助農項目啊。 許安若笑呵呵的說那肯定是不敢忘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