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去世的時候,兕子明明還很精神呢。但依然很難過,雖然他跨越了時間,但對他來說,卻似乎并沒有隔那么久。 釋然的是,他已經見過了太多的人先離他而去,說實話,在晚年的時候,李恪突然就理解了孫思邈。 這種感覺,真的不是隨便一個人都可以承受的,而他的身體一直都那么健康,李恪還以為自己能活過孫思邈,但他最后卻依然沒有活到一百四十多歲。 而活到一百四十多歲的孫思邈他去世的時候,比李恪更加的坦然,甚至他去世的時候,都是面帶著微笑。 孫思邈去世的時候,李恪已經快要六十了,他以為他能理解,但是直到他身邊一個個人都逐漸的離他而去的時候,李恪才感覺到了那種孤獨。 不過現在,他釋然了許多,畢竟現在他已經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不是嗎? 李恪又感興趣的看了看后面的一些詳細事情,基本就是他生平所做的事情,最后李恪沒看完。 太長了,李恪都沒發現自己的一生有這么多的故事,明明這百科都是簡略的內容,但是這也太長了,不知道誰編的,李恪翻了翻,壓根就沒翻完,直接就將這個頁面叉掉了。 然后他又回到了搜索的頁面,點開了第二個百科。 主要是這第二頁屬實有些讓人難繃,李恪很是好奇。 這第二個百科是這么寫的。 李恪: 道教中的玉皇大帝,全稱“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金闕云宮九穹御歷萬道無為大道明殿昊天金闕至尊玉皇赦罪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居于太微玉清宮。 玉皇大帝在大唐民間的影響極大,民間將其視為天上的“皇帝”,萬神世界的最高統治者。 而是民間也一度認為圣宗李恪乃是天上的玉皇大帝下凡人間,故在圣宗去世后,道教諸多道觀多以圣宗形象為基準,因為這乃是當時大唐百姓的選擇。 李恪看到這里人都傻了,這都什么和什么,而在下面的什么信仰形成里面,還詳細的闡述了整個信仰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