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給房玄齡他們敲定了一個基礎之后,李恪也就不管這件事了。 不過大唐朝廷卻已經迅速將這件事的命令宣傳到了該宣傳的地方。 首先接到命令的自然就是松贊干布這里了,李恪下達的命令是很簡單的,比如說就按照以往的標準,對松贊干布以及現在的吐蕃眾臣進行招募,不管松贊干布是否愿意帶兵代賬,但是給他的東西肯定是不變的。 但是作為實際執行的朝廷肯定不可能按照陛下的話那么隨意,而是要經過嚴謹的措辭以及相關的規定等方面然后將圣旨通過無線電傳輸到豫章港,接著讓豫章港的許正將該命令直接傳送到松贊干布這里。 當李恪的命令抵達的時候,松贊干布還是有些愣神的,因為這個速度太快了,這前后才多少天的時間?十幾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大唐的命令就已經傳遞回來了? 當然松贊干布想不到的是,這中間已經有了其他的許多事情發生,比如說西突厥也跟著投降成為了大唐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就是大唐制定的相關政策等等。 “……現宣布大唐皇帝陛下李恪的旨意,吐蕃國王松贊干布,不忍兩國百姓未來承受交戰之苦,深明大義,先天下之憂而憂,實乃諸多小國之表率。因松贊干布歸附大唐有功,現封松贊干布為大唐江國公,賞金一千萬貫。” “另特賞賜松贊干布周圍宅院一套,另吐蕃其他大臣、將軍等賞賜隨后在門下省相關文件當中一并公布,除此之外,允許松贊干布等人接回位于青藏州的家人。” “如若松贊干布有意留在當地,可先行將家人送往長安。” 當圣旨宣布完畢之后,松贊干布等人都是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就是這大唐也太大方了,一千萬貫啊!作為大唐的邊疆國家,吐蕃一直以來使用的基本都是大唐的貨幣,除了以物易物之外。 所以松贊干布很清楚一千萬貫到底有多少,這比吐蕃以前好幾年的國家收入都多,現在就直接給了他一個人? 而且按照大唐之前的常規命令,好像他的這些宰相,將軍等人都是有相關的賞賜的,算上這些人的賞賜的話,那怕不是至少要付出兩千萬貫? 光是這么多的金錢,吐蕃多少年都賺不回來,但是大唐直接就給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