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眾人看出來了他們州長這會確實沒有建國的意思,便一個個地按下了心思。 接著,呂頌梨喊來她爹,還有秦珩、薛詡、郭翀還有董濟川等人,開始擬定封賞的標準。 薛詡帶著冼風張橙等族人回去的路上,冼風很是不解,“二叔,州長暫時不考慮立國一事,那可以遷都啊。” 張橙也道,“對啊,不立國,遷都也成啊。” 薛詡沒有說話,他當然知道平州現在有遷都的必要。 昌黎這個平州政務中心固然好,但很顯然這一帶已經屬于后方了,接下來的戰爭中心,一定是中原腹地的爭奪。 如果能將平州的政務中心移過去近一點,比如移至幽州南部就很好,各種應對也能更及時。 但遷都又涉及到立國了。 他大概能揣摩到一點州長的心思,但他不可能說出來的。 平州基業,最初是秦呂兩家拉起來的,因為州長和秦六爺是秦呂集團的紐帶橋梁,當初建立政權的時候,確定了以呂家呂頌梨為主,秦家為輔的格局。 從平州對大黎和鮮卑全線出擊開始,對普通士卒的獎勵和死傷撫恤一直都是很及時下發的。 錢財、田地,州長也可以由他們一起參詳分發。 但文武官員的封賞升遷大權,州長是一定攥在手里的,正所謂,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之手。 如果此時建國,州長登基獨攬大權的話,又有些違背了當初的承諾。 可是讓州長和六爺同時登基,成為呂皇秦圣,必然會有人挑撥高層的關系。 高層掌權者必然會發生變動,于平州的發展不利。 倒不如維持原樣,現在六爺幾乎不參與政務,政務由州長獨攬。 翌日,嵇無銀求見呂頌梨。 呂頌梨接見了他。 嵇無銀來此,就是想求她一件事,能不能別對清河郡的風月場所下手那么狠? 呂頌梨看向他,“是清河崔氏請你來當說客的?” “呵呵,真是什么都瞞不過州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