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孟蘇垂眸掩蓋自己要外泄的情緒。 眨眼即逝,孟蘇對趙巧月一臉平淡說: “以前有聽說書先生說過莊家的故事。” 莊家確實是個有故事的家族,趙巧月道: “哪里的說書先生,孟公子可還記得,本官想找來讓他說給本官聽聽。” 孟蘇道: “人在臨穎縣,如今有七八年未見,在下不知他到底還在不在臨穎縣。” “嗯,這事本官記下了,會派人去打聽打聽的。”頓了頓,趙巧月道,“本官對莊家故事也挺好奇的,到時候將人請來的話,孟公子也一起來聽聽,回憶一下過往。” 孟蘇神情微微一僵,很隱秘,趙巧月沒有看到,他硬邦邦應了一聲好。 兩人又東扯西扯的說了一會話,趙巧月就讓孟蘇回總督府休息了。 她找來春菊和春易兩人,對他們進行了吩咐,一人去打聽臨穎縣那說莊家故事的說書先生的情況,一人則找蕭王爺?shù)娜舜蚵犗ⅰ? 趙巧月則去了總督衙門里的卷宗室。 查找著莊家的卷宗。 卷宗室按照年代存放,趙巧月不需要滿屋子一通亂找。 黃大人和孟蘇兩人都沒有說清楚莊家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 趙巧月特意去問了問衙門里待得最久的人。 從老仵作那里她得知了消息,是啟元初年前,也就是新舊皇權交替的時候。 趙巧月卻發(fā)現(xiàn)查完康和三十八年的卷宗,都沒有找到。 又將啟元初年的卷宗都翻完,她也沒有找到。 卷宗不翼而飛了。 趙巧月透過微黃的蠟燭,目光眺望窗外的濃濃夜色,她深思著最近發(fā)生的事情。 利箭正好就是兵器中一種,還是用于軍事的一種,莊家一直都是以打造兵器揚名大榮,同時他們與朝廷有合作。 怎么想,趙巧月都覺得利箭與莊家有關系。 對了,今日老仵作說當年他初出茅廬,同他師父一驗尸。 不管他的師父是個什么情況,老仵作都算得上是知情人。 趙巧月騰地一下起身,熄滅了蠟燭,確定卷宗室內沒有易燃物品,方才離開,匆匆往外走。 就看到候在外邊的春菊來此不知多久了,趙巧月一邊往總督府走,一邊小聲問: “事情辦得如何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