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65章 殿試一甲選了誰-《我在古代考科舉金榜題名了》


    第(1/3)頁

    期待中,考試悄然而至。

    啟元帝出題,一連兩題,然后就是貢士考生作答時間。

    同時,啟元帝沒有給大家審題時間就開始提問。

    他提問不打緊,還吩咐坐在一旁的五位監考官參與進來,與他一起討論考生答題如何。

    就在這樣的干擾下,趙巧月一邊寫字作答,一邊時不時搶答問題。

    同時,她的試卷還被下場觀望考生答題的啟元帝抽查了差不多一盞茶功夫。

    即便這樣,在該交卷的時候她該寫的內容都寫上,還搶答了不少的題目。

    根據統計考生搶答問題且答對數量,趙巧月最多。

    啟元帝又根據自己查看的試卷,這不僅有趙巧月的,還有會試前三甲除會元的外那兩人的試卷以及其他排名前的貢士。

    心里已經有答案,啟元帝吩咐人帶貢士們下去用午膳,他也去午膳,等候監考官閱卷,根據成績將已有的貢士名次重新洗牌,選取進士排名。

    其實,按照以往的貢士成績,極少有黑馬沖出來,前三甲與當年會試中貢士的前三甲別無二致。

    可今年不一樣啊,出了孫三公子作弊事情。

    這不得不讓人想多,把不準還有其他人呢。

    這次監考官經過重新篩選后被皇上任命的官員,其中還有之前去給齊王忙婚事的禮部尚書王大人今兒也來了。

    王大人對趙巧月有點印象,這一切都因為自家侄女去年回家過年跟她提的。

    今兒看著百來名貢士中僅有一名女子,這女子還是她家侄女提及的人,不由得多看一眼,也不由得對她的試卷多留意一份。

    更多還是因為皇上看過趙巧月的試卷,她不得不多加衡量幾分。

    當看過趙巧月的試卷,王大人瞪大眼睛,忍不住再看一遍。

    隨后遞給翰林院的大學士,王大人道:

    “大人,你看看這篇文章,回答得巧妙,是不是還很有效解決了圣上一直以來頭疼的西南水運問題。”

    西南地區有大榮一個糧倉,種植莊稼那是可以養活大榮軍隊的。

    這要是出問題,就像啟元十九年那般顆粒無收又或是像去年那樣收成減半。

    啟元帝一直都想要確保國家三大糧倉大豐收,然后保證國家安穩,有足夠實力對付北金和大西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