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宋彥林沒有接過銀票,解釋道: “請幫工花費銀子不多,每日二兩銀子左右。 近來就是在采買糧食和種子上花費多了些。” 趙巧月也沒有收回銀票: “你拿著吧,很快就要到月底了,府中下人們該發月錢。 近來那些小子們也長得極快,你過陣子也要去城里買布料回來做衣服。 這也是一筆開銷。 這錢就留著公用,我缺錢會找你的。” 宋彥林見趙巧月如此說,他接過來寫著一百兩的銀票,同趙巧月聊了一會農事,他就告辭離開了。 趙巧月拿起書繼續看,待夜深方才梳洗回房休息。 翌日,宋彥林交代妥當田地的農活,他就趕著馬車去了城里。 剛買好糧食和布料出城,他就看到不遠處有一隊人馬朝這里走來。 這隊人馬占據的道路正是他要離開的道路。 于是他跟隨大眾,急忙趕著馬車避到路邊。 剛安排妥當馬車,他就看到這隊人馬已經來到眼前。 這隊人馬穿著不一。 穿著士卒鎧甲服飾的拿著武器,騎馬走在隊伍前后,將穿著灰色粗布衣的圍在中間。 這一看就知道新兵,還沒有配上軍服和兵器。 不過他們不是最顯眼的。 要說最顯眼的還是騎著高頭大馬的氣宇軒昂男子后面的那一群穿著官兵服飾又被捆綁的人。 其中好幾個還很眼熟呢。 宋彥林打量著這浩浩湯湯的隊伍,轉眼間就聽到隊伍中有人道: “各位父老鄉親們,這群人以前搜刮你們的家當。 今兒被大皇子當場抓住。 大皇子定會將他們繩之以法,還大家一個公道。 還望各位父老鄉親莫要怨恨朝廷……” 這話說得如同趙巧月昨晚的意思差不多,安撫民心嘛! 宋彥林心底滿是嘲諷。 公道給了有什么用。 這壓根就不是平頭百姓之家想要的。 他們想要的是拿回屬于他們自己的東西。 然而這人沒有說歸還的意思。 不過作為平頭百姓是畏懼官府的,尤其是皇室,心里想要什么,面上就是另一個意思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