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貢院里有一排排的號舍。 號舍四周還有宏偉的瞭望臺。 每一座瞭望臺上都已經(jīng)站著屹立的士卒,能將底下號舍一覽全余。 趙巧月沒有想過作弊,對此沒有關注太多,拿著木牌對號入座號舍。 她就將試卷擺放好,又將筆墨硯準備好一一放在寫字的木板上便開始認真閱卷。 她發(fā)現(xiàn)所考內容為四書文二篇,試貼詩一首。 這內容又正巧是她會的,信心也跟著備漲許多。 過了一會天際發(fā)亮,卯時到,鐘聲便鐺鐺地響起,已是答卷時間。 趙巧月從李夫子那里知道答卷有要求。 即便文思泉涌,她也沒有像對面號舍的書生那般急于書寫。 細細回想一番李夫子的話,題目,詩、文都有一定格式,必須按照頁碼順序寫,還都不準超過七百字。 考卷呢,每頁十四行,每行寫十八字,共有十多頁,另附空白草紙數(shù)張。 她將這些一一檢查一番方才執(zhí)筆書寫下自己的姓名,籍貫,祖宗三代等信息。 隨后她的每一頁都按照要求書寫代圣賢立言的八股文,絕不觸及朝政當下時事以及該避諱字的紅線。 同時她還小心確保每一頁整潔和不漏頁。 面對規(guī)矩要求諸多,需要耗費一定時間,一場考試又限當日交卷,趙巧月沒有做草稿,直接書寫在了考卷上。 寫完考卷,已是下午未時,稍作檢查一番,趙巧月便收拾東西,準備交卷。 突然,傳來一聲驚呼癲狂聲,嚇了她一跳,尋聲望去才知是…… 對面右前方的一間號舍中一個五六十歲的老者書寫中漏了一頁沒寫,沒法挽救也就沒考試資格便發(fā)了瘋。 這一驚動使得許多了解情況的號舍考生那里傳來陣陣翻頁聲刷刷響起,趙巧月收拾東西的舉動也停滯。 她不經(jīng)又拿起試卷瞅了瞅方才安心收拾好東西,拎著籃子,拿著試卷去提學官那里交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