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唯戰而已-《步步生蓮》
第(2/3)頁
李華庭是真的拼了命了,后有援軍,后顧無憂,他只是一味地向前、向前、向前,撕裂、撕裂、撕裂,縱騎游走,率領所部如洶涌的波浪般進退散聚,從容自如,整個遼軍本陣都被撼動了,隨著慣姓,整個遼軍陣營都像一口大鍋里的水,激裂地蕩漾著,陣形大亂。
“童將軍,勝敗在此一舉,你部可以沖鋒了!”
眼見李華庭沖亂了遼軍陣形,已然有機可趁,經驗老到的潘美立即抓住時機,斷然下令。
“末將遵命!”
潘美一語方了,早已按捺不住的童羽便喜不自勝地答應一聲,一舉長槍,大喝道:“兄弟們,莫讓李將軍專美與前,叫他們瞧瞧咱們兄弟的手段,殺呀!”
“殺呀!”
五萬騎兵分作兩路,呈鉗形向遼軍主力包抄過去,與此同時,蕭撻凜也下達了將領,兩軍兩翼呈雁翅狀迎了上來,潮水般的攻擊,箭雨、刀山、槍林,匯聚成了一副悲壯的畫面。
遼軍是在撤退中反動局部反擊,而且三位主帥蕭撻凜、蕭干、韓匡嗣官階相等,各有部屬,號令不及宋軍統一,李華庭和童羽又像較勁兒一般亡命廝殺,潮水般的壓迫力,頓時推動著遼軍迅速整體向后退了片刻。
僅僅是片刻的后退,同樣是混戰,氣勢便完全不同了,李童二人的大軍已形成了壓著打的局面。
這場戰斗,在短暫的宋遼戰爭史上意義重大,在以后漫長的幾百年中,宋國再也沒有過這樣完整的純以騎兵力量與外敵對抗的戰斗,這也是唯一的一次,也是全勝的一次,所以一直被以蘆州演武堂為前身建立的大宋軍事學院列為精典的騎戰教例,是役宋遼雙方許多的將領和表現杰出的士兵也因之永載史冊。
幾百年后,在總結這一戰役的一場教學課上,大宋演武堂資深教授花漫天先生對學生們是這樣介紹的:
“歷史上,當時遼人稱漢人為漢兒,漢人也如此自稱,又過了幾十年之后,漢兒在習慣上就只是遼籍漢人的專稱了,為了區分南北漢人,宋國的人從那時起被稱為漢人,遼國的漢人則稱為漢兒,而當時尚沒有這樣的區分。因此陡然聽到“漢兒必勝”的高呼聲,遼軍陣營中的漢家男兒盡管在感情上和心理上早已把自己當成了遼人,還是在心理上受到了強烈的沖擊。
尤其是數萬人齊聲吶喊,那種強大的沖擊力和震撼力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同為漢人血脈的北軍漢人不由士氣大挫。這一點,對李華庭的一萬騎兵強行突入敵陣,產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說,這是心理戰的一個極為成功的范例。
此外,當時遼軍正處于保衛南京的大撤退途中,是于撤退途中發動局部反擊,這種情形下他們應該采取的戰術就是一擊不中立即遠遁,一旦形成正面決戰的態勢,對無心戀戰的遼國士兵們來說,是一件十分威險的事情,在這一點上,遼人再度犯了錯誤。
第三點就是,當時我國東路軍各部將領的共同統帥潘美將軍及時回援,親自指揮了這場戰斗,軍令通達,上下一體。而遼國當時有蕭干、蕭撻凜、韓匡嗣三位將領,分別隸屬于不同的軍隊,三人的軍階或實際權力也大體不分高下,這就造成了各自為戰,無法有效調動全軍的情況,這也是在這場大會戰中決定勝負的一個重要因素。
當然,我軍將士上下一心,頑強作戰的戰斗作風,在此戰中產生的作用也是勿庸質疑的。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不容同學們忽略的,那就是意外因素對戰爭的影響。比如在這場戰斗中,有一個后來官至我國駐交趾宣撫使的官員,當時還是一個小小校尉,名叫丁鋒,丁鋒此前是蜀中一個小小的鹽丁,因為參加了童羽將軍的義軍,成為這支軍隊的一份子。
他在戰斗中負了傷,腸子都流了出來。他在不支落馬后,隨手拔出佩刀,斫斷了沖到面前的一匹戰馬的前腿,使得馬上的敵軍掉了下來,然后,丁鋒就順勢一刀砍下了這個敵人的腦袋。而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被他一刀殺死的人居然是遼國燕王韓匡嗣。
韓匡嗣,薊州玉田人。其父韓知古六歲時被契丹人擄入契丹為奴,后做為家奴隨女主人淳欽皇后陪嫁給了遼國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成為一名宮奴。其子韓匡嗣,自幼好醫學,皇后待之如子,后來便一步登天,歷任太祖廟詳穩官、上京留守、南京留守,攝樞密使、西南面招討使、晉昌軍節度使等。
后來的遼國皇帝耶律賢體弱多病,而韓匡嗣醫道高明,因此兩人很早就建立了深厚的個人交情,同時耶律賢的皇后……咳……這個……就是與我國圣祖皇帝之間留下許多曖昧傳說的遼國太后蕭綽,曾經與韓匡嗣的兒子韓德讓有過婚約,但是在德王謀反期間,伴駕隨侍的韓德讓為耶律賢擋過冷箭,并因此喪命,所以出于補償的心理,再加上當時耶律賢也確實缺乏心腹,所以韓匡嗣被封為燕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津市|
英吉沙县|
富宁县|
昭通市|
锦州市|
且末县|
凤凰县|
通辽市|
东兴市|
襄垣县|
商丘市|
鲁甸县|
开远市|
元氏县|
石狮市|
孟津县|
泗阳县|
巩义市|
东方市|
赤水市|
阳城县|
文成县|
泗阳县|
凉山|
蛟河市|
金山区|
新巴尔虎右旗|
揭东县|
南乐县|
安庆市|
沽源县|
诏安县|
龙胜|
左贡县|
恩平市|
松溪县|
裕民县|
常宁市|
正镶白旗|
蒙自县|
固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