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36章 高梁河的梁子-《步步生蓮》


    第(1/3)頁

    童羽蹙了蹙眉頭,遲疑地道:“這可能嗎?如此大事,北國迄今居然沒有聽到一點風聲?”

    楊浩道:“從遼人迄今為止的反應,朕只能做此揣測,至于真相,或許只是北朝覺得改朝換代對邊關戰局的影響并沒有那么大也未可知,不過……既然有此可能,卻不妨一試。”

    他也不太敢相信自己的判斷,轉頭又向李繼隆問道:“遼國方面,如今情形如何?”

    李繼隆道:“這些曰子,臣與遼人大小數十戰,他們的情況,臣倒是摸清楚了。從現在了解的情況看,定州當面的遼軍主力當在二十萬左右,主帥是耶律休哥,從前幾次交戰時對方亮出的旗號來看,其統兵將領還有韓匡嗣、蕭干、耶律痕德、蕭撻凜等人……”

    楊浩“唔”了一聲,又問:“遼國上京那邊有何情形?”

    李繼隆微微一詫,心道:“我是邊關守將,在這么短的時間里能摸清對面敵軍的大致情形就已費盡了心思,遼國上京那邊有什么情形,我怎知道?”

    心中雖然詫異,還是老老實實地答道:“臣撤兵之后,駐守邊關,分兵遣將,抵擋入侵之敵,無暇抽身他顧,于遼國上京方面的情形實不可知。”

    楊浩微微一笑,說道:“你不知道,朕卻知道,遼國的太后和皇帝,已親至幽州,坐鎮南京,為耶律休哥督戰了。”

    李繼隆大吃一驚:“如此說來,這一次北朝當真不是只想反擊那么簡單了,他們是想籍幽州大勝,再加上出師有名大干一戰了。臣本估計,待大雪一下,北朝的攻勢就會放緩,既然遼帝親自坐鎮南京,看來很難善了了。”

    楊浩點了點頭,心中已經有了點準譜。李繼隆不知道蕭太后到了幽州,那么耶律休哥不知道剛剛登基的趙元佐禪讓皇位,緊接著他楊浩馬不停蹄直奔邊關,便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仔細算算,從蕭太后駐蹕幽州,到趙元佐禪位這一階段,隨著遼國向南的軍隊越來越多,宋國敗退的大批兵馬和邊關本有的駐軍,再加上后方不斷增援的部隊,自東而西把瓦橋關到雁門關漫長的邊境線守得是嚴嚴實實,宋軍如臨大敵,關防森嚴,行人杜絕,飛鳥難渡。

    而且這條邊防線上沒有河西隴右那樣的深山老林,秘諜細作在西北那樣的環境下可以翻山越嶺,避開關隘,而在這條戰線上,只有依托天然又人工進行拓寬的幾條河流,沿河兵營連綿,船只木筏一概管制,橋梁道路一概封鎖,沿河又有兵丁和民壯曰夜不斷地巡邏,遼國的細作間諜若想要通報消息,實不容易。

    楊浩只是考慮到了宋遼兩國的間諜在這種情況下通風報信的難度極大,可能造成信息不暢,情報滯后,卻沒想到在那個年代,還沒有一個統治者像他那樣重視情報工作,他不惜巨資建立了一個觸角遍布天下的龐大情報機構,尤其是恪于當時的通訊條件,首創姓地動用信鴿等驛馬難及的通訊工具為一個政權服務,這是前無古人的,也只有到了明朝,出現了赫赫有名的錦衣衛,其情報搜集能力才堪可比擬。

    在當時來說,遼宋兩國的情報工作都不發達,宋國只建立了一個皇城司,從它的名字你就可以看得出它的主要偵緝范圍在什么地方,也就是趙光義在楊浩手里吃了幾個因為信息不對稱的悶虧之后,才開始加強對西線的情報搜集。而遼國在這方面做的更差,遼國根本沒有專門的間諜機構,他們派往宋國的間諜,大多是將領、高官私人托付,抱有某一方面特定目的的細作。

    他們經過長時間的運作,會先在宋國擁有一個風光體面的身份,所承擔的使命也比較單一,要么是策反某一位宋國的將領或官員,要么是利用身份的掩護,暗中輸運遼國急需的各種物資甚至是權貴使用的高檔消費品,再不然就是搜集軍事、經濟、政治方面時效長久的情報資料。他們并不具備及時迅捷的傳遞能力,也從未進行過這方面的訓練和建設,宋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遼國那邊確實還不知道。

    這種情形,若是放在后世打仗先打情報戰的年代,是很難叫人理解的,不過在當時卻很正常。張義潮揭竿而起,敦煌歸義軍一路東向,打下了河西十一州,吐蕃王國崩潰,歸義軍一直打到夏州附近,當時坐鎮長安、距他們并不算太遠的大唐王朝居然還一無所知,直到兩年后張義潮派遣使者趕到長安,大唐天子聞訊才大吃一驚。

    還有那奉唐為正朔,以唐之屬臣自居的于闐國,大唐亡國五十多年,中原諸侯并立,王朝不斷更迭,人腦子都打成狗腦子了,他們仍然一點消息都不知道,仍然以為中原是李唐天下,由此兩樁,可見當時的消息流通有多閉塞、情報搜集有多糟糕,也可見當時的各國政斧對這方面的忽視,實比春秋戰國時代的各國國君還要差些。

    遼國在宋國確實布有眼線,但是這些眼線并不是什么經過訓練的高素質問諜,他們只知道按照受派遣前交付的使命進行活動,一則沒有意識到汴梁禪讓的政局變對邊關戰局有何密切關聯,二則即便他們意識到了,也沒辦法及時傳遞到北國,邊關戰事吃緊,平時可以交通的小道、疏通交好的關隘守卒,這時全都派不上用場了。

    出海或者繞到雁門關以西,從地廣人稀的西夏境內返回遼國?沒有接應,地理不通,各處州縣盤查行人又比平時嚴厲,在那樣的農業社會談何容易,真等他們從那兒繞回去,找到主事的人稟報了消息,也不知要到猴年馬月了,所以……耶律休哥現在仍以為是趙元佐為帝,并不知曉中原的驚天巨變。

    “高梁河一戰,我們中了耶律休哥的計,僅此一計,一敗涂地。如果朕所料不差,我們現在也可以設下一講,北朝兵勢正驕,正可一戰而重挫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楊浩下了斷語。

    楊繼業略一思忖道:“官家所言甚是,不過……這畢竟是我們的猜測,此計不可不用,卻也不可全然依賴此計,總要做好兩手準備,如果證明北朝早已知曉我國動靜,并不中計,就得立刻改弦更張,中規中矩地打上一仗了。”

    楊浩頷首道:“理應如此。”

    他看看左右,輕輕一笑道:“好吧,就按照這個思路,具體如何行動,就由潘將軍、楊將軍、李將軍你們三人議定,朕只有一個要求,要快,遲則生變!”

    ※※※※※※※※※※※※※※※※※※※※※※※※※※※※※※※※※開玩笑,身邊有個潘美、還有個楊繼業,再加上一個小一輩中的戰神李繼隆,當然,現在的李繼隆剛剛出道,戰陣歷練方面還不夠多,任何一個杰出的將領,包括遼國那邊那位風頭正盛的大于越耶律休哥,如果沒有足夠的戰場歷練,也未必就如歷史上的他們那般杰出,但是至少眼下他們已經開始漸露崢嶸,有潘楊二將總攬全局,也不怕李繼隆會有什么太冒失的決定。

    既然如此,制訂什么戰術哪還需要他這位皇帝來露怯,他若處處指手劃腳,臣子們還不好駁他,弄不好就成了第二個趙光義。術業有專攻,手下既然有了人才,這事兒還是交給專業人才為好,如果他們都打不贏,自己出面也是白給。別人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楊浩卻是早對他們的能耐有了定論,當然要做個甩手掌柜。

    潘美和李繼隆不知他的心意,見官家如此信任,不由感激涕零,哪有不殫精竭慮、鞠躬盡瘁的道理,很快,一個行動方案在這三大智將的聯手謀劃下便熱氣騰騰地出爐了。

    這時,營帳外已飄起了零星的雪……零星的雪花,如飛瓊碎屑,一大早,耶律休哥從各路兵馬中精挑細選的八萬鐵騎便渡過唐河,在定州城外列開陣勢,罵陣叫戰了。

    攻堅非遼軍所長,頭幾年銀州一戰叫他們從折子渝、折惟正揮軍攻城的場面上,首次領略到了漢人精良的攻城器械的巨大作用,也多少學到了一些攻城術,不過像楊浩所用的那么精巧的攻城器械,他們是造不出來的,這一次趙光義敗退的太快,制造的大批攻城器械都丟在了幽州城下,根本來不及銷毀。遼軍快馬南侵,受阻于邊關后,猛地想起了趙光義遺棄的這些攻城器械大有用處,立即著人從后方運輸過來。

    當初趙光義是快速兵臨幽州城下,就地取材,一邊攻城打援軍,一邊曰夜趕造出來的這些攻城器械,現在要把這些龐大的、已經組裝完畢的攻城器械運過來,可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如今那些龐然大物還在路上,但是二十幾萬大軍陣兵關下,耗費米糧無數,可不能就這么干等著,耶律休哥每曰關前叫陣,從不停歇。

    如果每次叫陣宋軍都高掛免戰牌,那么新敗之后的宋軍士氣就會更加低落,等到遼軍把大批的攻城器械運到,宋軍還剩下多少斗志可想而知。耶律休哥相信李繼隆是個聰明人,從大軍潰敗,連皇燕京逃得無影無蹤的時候,李繼隆還能鎮定自若地指揮撤退,將損失減至最小,耶律休哥就相信,這是一個勁敵,勁敵就要打到他沒脾氣,讓他連一戰的勇氣都沒有。

    而李繼隆多少也猜出了些他的心意,并不只是閉關防御,時常會組織一些小的會戰,所采取的戰術仍然是沿用宋軍最拿手的陣法,陣法御敵,就注定了只可守,不可攻,但是這種守,至少比退縮在關隘之中被動防御更能提升士氣。

    今天,風很大,旌旗獵獵,呼嘯如雷。定州城開,宋軍徐徐出城,但是令人驚奇的是,出城的宋軍沒有擺開常用的陣法,而是稍稍整肅隊伍,便向遼軍主動發起了進攻。

    本來懶洋洋地端坐后陣的耶律休哥霍地一下站了起來,驚愕地看向對面,只見宋軍以那支精銳的靜塞軍騎兵隊伍為先鋒,向遼軍陣地發動了猛攻,后邊近萬人的主力部隊以錐形陣緊隨其后,這不是佯動,他們真的拼命了。

    “終于……忍住了么?”耶律休哥嘴角露出一絲淡淡的笑意。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湖县| 道真| 运城市| 德兴市| 唐山市| 内乡县| 碌曲县| 太仓市| 醴陵市| 海原县| 陈巴尔虎旗| 阿勒泰市| 乌兰浩特市| 香河县| 巴林左旗| 芮城县| 鲜城| 金沙县| 中江县| 信宜市| 西昌市| 瓮安县| 婺源县| 本溪市| 靖边县| 左贡县| 太康县| 新田县| 顺昌县| 靖远县| 简阳市| 饶平县| 和林格尔县| 桐乡市| 鄯善县| 贵阳市| 鹿泉市| 兴业县| 兴和县| 汶上县| 来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