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興兵-《步步生蓮》
第(2/3)頁
趙光義一聽龍顏大悅,轉首又問一眾文官。張洎此人雖然品行差些,但是確有實才,而且不僅通古博今,善理民政,對于軍事也不是一個門外漢,曾向朝廷獻練邊軍之策,朝廷依此辦理,卓見成效。他仔細想想,也覺得以宋國此時強大的實力,而遼朝又恰有內患,如果準備充分、指揮得當,北伐未必不可成功,便也應聲附和。
不過賈琪、宋琰、程羽等人的意見卻不統一,他們都是真心輔佐趙光義的人,也都是有真才實干的人,不過這三人說好聽點叫做為人謹慎,說不好聽點,那就是守成有余,進取不足,三人思慮良久,總覺得出兵北伐有些冒險,雖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可是遼宋除了在打漢國的時候借著漢國的由頭小有切有磋,兩國還從未直接向對方宣戰過。
勝了于圣上來說是錦上添花,一旦失敗,豈非得不償失?有此考慮,三人表達的意見便比較保守。趙光義對他們的意見還是頗為重視的,見他們也有些猶豫,那熱切勁兒便又淡了些。
這廂商量了兩天,還沒一個結果,王科從遼朝派回來的人便把秘信送到了趙光義的御案前,趙光義看罷來信,不禁又驚又駭:永慶已然流落北朝?不問可知,蕭太后必然以之為奇貨可居,一俟平定內部,兵馬強壯之后,她就會祭出永慶公主這件法寶,大舉揮軍南下了。
王科信上還說,此事還待仔細打聽,眼下尚無十分把握確定,可是……這種事怎能等他查個水落石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結合眼前對遼是戰是和的僵局,由于這封信,一切便迎刃而解了。
北伐,不止是他大哥趙匡胤的夙愿,也是他的夙愿,因為北伐的成功,代表著無上的榮光,帝王尚有何求呢?不就是彪炳千秋的功業嗎?
而對他來說,還有一層目的,他需要這曠世之功來為他文過飾非。隨著宋皇后母子三人被擄走以及離奇而死,有關先帝駕崩的種種謠言又開始甚囂塵上,重新被人提起。別看這些都是無形的力量,可是那種無形的壓力,也能讓人寢食不安,尤其叫人擔心的是身后之名。
如果他能奪回幽燕,那就再也不必為此擔心了。他是宋國的二世皇帝,將來的謚號必然是太宗,他宋太宗的命運就會像唐太宗一樣,不管弒兄殺弟滅其子嗣,干下多少齷齪事,都可以被贊譽為雄才大略的千古明君。
因為儒子們一直宣揚國之四維,禮義廉恥。守國之度,在飾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如果一個君王身上有著不可洗刷的污點,德行大大地有虧,可這他卻能立下不世功業,天下在他治理下卻是國泰民安,那該如何向世人解釋?
所以,英雄必然是和圣人劃等號的,有功者必然有德者,縱然他真的有什么劣行惡跡,也可藉一支妙筆避重就輕,矯飾過去。
而現在,他又有了第三個理由:永慶!
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
趙光義拍案而起,厲聲道:“顧若離,立即宣文武兩班重臣到皇儀殿候駕!”
顧都知見他臉色駭人,不敢多問,連忙答應一聲,匆匆退了出去。
趙光義雙手據案,又看一眼平攤于書案上的那封秘信,眼中射出栗人的光芒:“北伐,必須馬上北伐!趁你病,要你命,一箭三雕,一并了結!”
※※※※※※※※※※※※※※※※※※※※※※※※※※群臣應召來見,發現態度一直有些搖擺不定的圣上忽然變得異常堅決起來,他已經不再詢問眾臣是否應當北伐,而是命令眾文武立即擬定北伐的詳細計劃,馬上就到六月份了,北伐正當其時,時不我待,不可再延貽半曰。
趙光義的一道圣諭,整個宋國龐大的戰爭機器都開始運動起來,籌備糧草、軍械、軍餉的,集結、調遣軍隊的,動員州縣民工的,征調馬匹車輛的,翰林院的學士們也不閑著,咬文嚼字地弄出一篇討伐遼國的檄文,其內容無外乎是先歷數幽云十六州的歷史歸屬問題,再談幽云十六州的漢人百姓如今處于何等的水深火熱之中,再說遼國部落這么些年來打草谷、劫掠犯邊的劣跡,最后再提一下女真、室韋千里來投,我朝圣天子的仁義王道。
在趙光義的催促下,滿朝文武的通力合作下,再加上這么多年來為了北伐早已開始的先期準備,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所有準備工作便一切完成,趙光義御駕親征,統率戰將百員、健卒虎士三十萬,揮戈北向,浩浩蕩蕩直奔遼國。
趙光義主意既定,便召集眾臣早已商量妥當,幽云十六州地理,幽、薊、瀛、莫、涿、檀、順七州位于太行北支的東南方,其余九州在山的西北方。幽州居中,最是險要,他的主意就是揮軍北上,直取幽州,奪下這一點,便可以此向兩翼擴張,東與女真聯通,再藉女真與室韋聯通,形成一張鯨吞大遼的鉗口。
遼朝文臣得知宋國大舉興兵北伐,不禁嚇了一跳,消息急急傳到宮里去,蕭綽聞訊不禁勃然大怒。
她立即召集文武商量對策,文武百官在宮中計議半曰,一道道征調錢糧、兵馬的詔書便飛出了上京城。
蕭綽令韓侼、耶律善布、耶律漭等兵發固安、涿州,命北院大王耶律希達、伊實王薩哈等率兵戍守燕地,遼在幽州屯駐的漢兵有神武、控鶴、羽林、驍武等軍調撥北院大王麾下;又有契丹、九女、奚、南北皮室的族帳軍盡皆聽用。與此同時,馬不停蹄地從東京(遼陽府)、中京(大定府)調集兵馬,預計總兵力可達二十五萬。
軍事上如此安排,嘴仗也是要打的,遼國文人殫精竭慮,也炮制出了一篇討伐宋國的檄文,同樣先從歷史上講唐亡近五十年后,契丹已然立國,彼時世間尚無宋國,晉皇帝石敬瑭年割“幽云十六州”與契丹,從法律上、事實上,該地都已成為契丹領土,而此時周和宋還沒建立。不管是周世宗北伐還是趙光義北伐,實際上都是對契丹的侵略。
檄文又講宋立國之初,國小力微,故交好契丹,開寶七年主動遣使至遼,與遼簽定和約,兩國友好,互不侵犯,如今一統中原,立即撕毀和約,興兵侵略,出爾反爾,利欲熏心,盡喪大國風范云云……趙光義親率大軍闖入遼國,待見了遼人的這篇檄文,通篇看罷不見一字提起永慶,心中稍安。他本已做了最壞的打算,準備一旦遼國祭出永慶公主這招棋來,就把宋娘娘母子三人被擄的罪名強行栽到遼人頭上,永慶公主身陷敵手,說什么自然由不得自己的本意,這里又是遼國境內,麾下兵馬與遼人除了在戰場上不可能有什么接觸,他完全可以控制得住局面,如今遼人不提永慶,他自然也不會自找沒趣,只冷笑一聲,把檄文棄之地上,拔劍北向,揮軍突擊猛進……※※※※※※※※※※※※※※※※※※※※※※※※※※※※“去,把繩子系在樹上。”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贤区|
泸定县|
黄山市|
久治县|
司法|
木兰县|
根河市|
梁平县|
女性|
墨竹工卡县|
米脂县|
大同县|
岑溪市|
天等县|
分宜县|
铜山县|
兴化市|
衡南县|
长沙市|
商水县|
积石山|
三穗县|
本溪市|
山西省|
宾川县|
盱眙县|
黄山市|
绥江县|
怀远县|
达州市|
修文县|
武定县|
南平市|
永平县|
大同市|
南召县|
紫云|
赤峰市|
南丹县|
丰宁|
惠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