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昨夜薛虹揮劍斬斷氣運光柱,引得京城上空短時間內亮如白晝,昊光沖霄。 這不,一大早上,立刻群臣搶著拍起了隆慶帝的馬屁。 什么:圣皇當世,天降瑞光。 什么:陛下一掃沉珂,吏治清平,引得正氣沖霄,反正說什么的都有。 薛虹因為身負侯爵之位,按品級是目前所有文臣中最高,除了那幾個閣臣外,就屬薛虹站的位置最前了。 薛虹一身緋色侯服,站在一群老頭中間,顯得鶴立雞群。 隆慶帝雖然也感覺大晚上,突然亮如白晝是挺神奇,但也沒放在心上。 至于所謂的天人感應之說,隆慶帝更是半個字都不信。 自隆慶帝登基以來,義倉賑災、興修水利、重視農業、輕徭薄賦、慎刑寬法、省官簡政、增加人口。 雖然隆慶帝不敢自稱圣君,但絕對算得上是一代明君。可隆慶帝如此玩命,就連登基前最愛的花酒都從來舍不得喝了,大明國內天災,照樣年年不落! 年年祭祀,年年有災。 隆慶帝未登基前,曾被派去過賑災,看著那遍地哀嚎,一個個瘦如枯骨的百姓啊! 地上還有著身形未量小孩子的尸骨,干凈的……像被狗啃過一樣。 曾幾何時,隆慶帝一直以為史書中說的凄慘是夸大的,甚至在老師給他講的時候,他還在嬉戲打鬧,渾不在意。 而親眼看到百姓的慘狀后,隆慶帝失聲了三天,他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要做什么,怎么能救這些百姓。這一刻,刻在華夏歷代骨子里的責任心,首次生根發芽。 后來,隆慶帝靠著撿漏登基,便一改頑劣,一心想為百姓做些什么。 可無論他怎么努力,上天依舊不給大明百姓半分憐憫,天災洪水干旱,來的比什么都勤快。官員們該貪的貪,該享樂的享樂。 隆慶帝自那時起,就認準了一個事,天不足信,人豈不足法?大明百姓的悲慘,有天災原因,更有人禍! 天災朕搞不定,但人禍朕身為人間至尊,責無旁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