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沈梨耐心勸道。 “可不是嘛,看來你們這群人當中也有個明事理的,比你這愣頭青好多了,至少人家有腦子。” 丫鬟聽完沈梨的話后,嘲諷似的說道。 自從各地諸侯起義后,臨安城就多了許多從外地趕來的流民,她們家大人跟小姐深感流民的不易,同時也是為自己積攢福德,所以就在街上布施。 可那些流民也不是那么好講理的,日日都能見到許多潑皮無賴,本來粥是定額的,一人只能分到一碗,可那些人分到一碗之后還嫌不夠,不停的鬧事。 要是她也如這位愣頭青一樣,到處散發(fā)愛心,那么不僅布施做不下去,還容易引起騷動,影響她們家大人的前程。 楊文珠雖然嬌縱蠻橫,但也不是那種聽不進勸導的人,她憤怒的情緒逐漸平息,也意識到了剛才自己有不對之處。 可一向的養(yǎng)尊處優(yōu),讓她拉不下面子跟一個丫鬟道歉,只能賭氣的把頭扭過一邊,不再說話。 沈梨無奈極了,楊文珠這個人心眼不壞,就是太直來直去,有什么就說什么,也不管什么后果。 “對不起,是我們這個朋友太過莽撞了,影響了你們,不好意思。” 王芷柔也心知楊文珠的這個性子,立馬開口道歉,她可不管什么面子不面子的,只知道有錯,一定要說對不起。 丫鬟見她們態(tài)度如此誠懇,也沒有太過追究,點了點頭之后,轉(zhuǎn)身回攤子上繼續(xù)給人布施。 “阿綠,發(fā)生什么事了嗎?怎么吵吵鬧鬧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