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盧大叔沒別的手藝,最擅長打鐵,來到這不久后就開始拾起了他的老本行,現在專門為周邊的村民制作工具,偶爾也會把打好的東西拿去鎮上售賣。 “丫頭,你這工具俺沒見過,不過我可以先試試,到時候合你心意了再給錢。”盧大叔看了好一會兒圖紙后,才開口說道。 “行,那大叔你明天能打好不?我等著用。” 盧大叔斟酌了一會兒,給出個確定的時間,“不需要那么久,今晚傍晚你來拿就是了。” “好,那我傍晚再來。” 離開了盧家,沈梨又去央求爹給她制作竹簽,“就是這樣,一根細長的簽子,前面一頭是尖的。”她努力比劃著。 “這個簡單,爹今晚就給你做。”沈大海只是看了一下就明白過來了。 次日一早,沈梨讓大哥從倉房里把兩個月前收回來的紅薯扛出來,紅薯比較高產,他們家只種了一畝地,收獲的紅薯起碼有三千斤。 這兒的紅薯沒有經過改良,高產是高產,但是口感跟味道不怎么好,特別噎嗓子,吃一一根紅薯起碼得灌兩大碗水。 對于物產豐富的嶺南人來說,這個東西只是鬧饑荒時勉強拿來墊肚子的食物,平時看都不會看它一眼。若是誰家里頓頓只能吃紅薯,那就表明這個人家已經窮的不能再窮了。 沈之榮不知道妹妹為何要那么多紅薯,但看著她的神情,他還是識趣的閉上嘴巴,默默的按她的吩咐做事。 他來回扛了六趟,小院里的一角已經擺滿了紅薯。沈之榮喘著粗氣,指著紅薯堆詢問,“小梨,這些夠了嗎?” 沈梨望了一眼點點頭,“行吧,今天就先刮這些,看看出粉率怎么樣。” 她拿出一個大盆裝滿水,把紅薯外皮清洗干凈,這么一大堆紅薯,她一個人足足干了接近兩個時辰,累得腰酸背疼。 奶奶后面看不過眼,也拿來一個小馬扎蹲在旁邊幫她一起清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