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它是想要在陸軍失去炮臺后,由海軍搶回來,彰顯海軍能力。 長谷川清司令官要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陸軍反應過來之前就把吳淞口炮臺搶攻下來。 打臉一下陸軍那些笨蛋,它們在開戰之前說要三個月占領中國。 只是一個上海,已經打了一個月,還落在下風。 如果沒有強大的海軍支持,在上海的日本陸軍這個時候全都被趕到長江里面喂魚了。 停泊在長江上的鬼子艦隊鍋爐是一直燒著的,戰爭期間要隨時保持動力。 司令官一聲令下,駐上海海軍特別陸戰隊第六大隊一千多個鬼子立刻登上炮艇、驅逐艦。 日本海軍第三艦隊二十九艘軍艦全部出動,全速開動向著吳淞口頁來。 日本人的一舉一動,都牽著英美法德各國的心。 他們的軍事觀察團昨天吃了個大虧,其余的飛艇到底還要不要繼續升空觀察,這些國家已經閉門討論了一個小時。 討論結果還沒有出來,就接到了日本海軍第三艦隊全員出動的消息。 要不要去看看? 這回美國人終于強硬了一把:“看!你們不愿意派觀察員,我們單獨也要去觀察一下。” 他們這次死的人最多,美國人的態度這么堅決,其余各國終于扭捏著表示可以派些記者一起去。 那些拼命想要抓頭條新聞的記者們,總有不怕死的,愿意上飛艇去觀察。 畢竟在飛艇上總攬全局,是最好觀察戰場形勢的位置,沒有之一。 這次的多國軍事觀察團,真正派了軍事觀察員上了飛艇的只有美國蘇聯德國,不過飛艇上的人數更多了一些。 主要就是各國報社的記者們,英法意這些國家的觀察員由記者代替了。 這也算是鉆了一個空子,并沒有規定軍事觀察員必須由外交人員擔任,也沒有規定說記者就不能夠擔任軍事觀察員了。 史迪威上校在飛艇上立刻就成了主事人,如果有英國人在,他的發言權也許沒有這么高。 現在嘛,他的意見就成了這艘飛艇的意見。 上了飛艇的第一件事情史迪威下令往寶山方向飛行,他想要看看寶山的戰況。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