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楊彩,那些俘虜,建奴韃子,全部殺了,一個不留?!? 討論完萊陽縣令陳顯際之事,朱云飛把重心,轉(zhuǎn)移到軍中。 “之芳,我讓曹貴配合你,對那些漢人,蒙古人進(jìn)行甄別,真心歸降的,拉入礦場勞動改造三年?!? “企圖蒙騙活命的,就不要浪費(fèi)糧食了,全部處置?!? “卑職遵命。”楊彩、李之芳、曹貴拱手應(yīng)道。 被俘的三千清軍士卒,這個時候集中關(guān)押在臨時營地的一角。 博和托、阿山、楊遇明,索海幾名軍中將領(lǐng),這會與普通士卒一般,坐在人群之中。 隨著楊彩和李之芳,曹貴帶隊(duì)進(jìn)入營地,開始甄別種族之時。 博和托臉上頓時露出慌亂之色,如今的他還只有二十五歲。 身為大清宗室子弟,封爵輔國公,只要他活著,將來還有大把的榮華富貴等著他。 所以他根本不想死,雖然在戰(zhàn)場上他是一員悍將,可如今被俘,面臨死亡境地,他是真的害怕了。 “輔國公,不要慌,我已經(jīng)吩咐過左右將士,他們絕對不會暴露您的身份。” 阿山伸手按住博和托,低聲寬慰著他。 索海也在旁說道:“主子放心,奴才率領(lǐng)帳下巴牙喇,誓死護(hù)衛(wèi)您周全。” 一旁的楊遇明,聽到幾人的話語,看著越來越近的明軍隊(duì)伍,內(nèi)心卻是一陣翻江倒海。 他本是大明錦州守備,隸屬祖大壽帳下,去年松錦之戰(zhàn)后,追隨祖大壽投降。 如今也只有二十出頭的他,作為錦州本地人,祖大壽家族的家臣,跟隨祖大壽投降,并不算背叛失節(jié)。 而隨著祖大壽投降之后,清廷為了拉攏他們這些降將,和分化祖大壽的實(shí)力。 向他們這些祖大壽帳下的將領(lǐng),都被破格提拔,編入了漢軍八旗之中。 楊遇明因?yàn)楣R嫻熟,膂力過人,破格提拔為副將,授漢軍總兵銜。 為此,他對清廷還是很感激的,但忠心顯然談不上。 畢竟他活了二十幾年,都是大明的子民。 如今才歸順清廷不到一年,不可能就死心塌地,成為建奴的走狗。 而且他才二十四歲,正當(dāng)青春之年,又豈能甘心窩囊的被殺? 起初,他還以為明軍會按照尋常處置俘虜?shù)姆绞剑站幜怂麄?,亦或者讓他們出錢贖身。 可很明顯,眼前的明軍并沒有打算放過他們。 看那些如狼似虎,兇神惡煞的士兵,粗暴對待女真士兵的手段,就知道這些人被拉出營地,必然難逃一死。 即便是遼東的漢人士卒,也沒有獲得善待,這是要趕盡殺絕的節(jié)奏啊。 尤其是聽到索海,竟然鼓動左右的女真親衛(wèi),有反抗的念頭,楊遇明頓時有種大難臨頭之感。 “不,我不能死,我楊家不能絕后,我楊遇明不甘心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