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一次朱云飛入京,是奉皇帝圣旨而來,本以為會有一番豐厚封賞。 卻不料因為朝廷缺錢,朱云飛他們不但沒有獲得賞賜,還搭進去五萬兩銀子。 好在作為戰(zhàn)利品的三百匹戰(zhàn)馬,朝廷實在沒好意思吞沒。 兵部郎中辜孕奇,員外郎王命岳的意思,這些戰(zhàn)馬抵做朝廷賞賜,讓朱云飛帶回去處置,變賣用作撫恤戰(zhàn)死的士卒。 朱云飛在遼東戰(zhàn)場上,立下如此大功,即便是封伯爵,也足夠了。 可皇帝之崇禎,說好的賜宴武英殿,要封賞的話語,一個都沒有實現(xiàn)。 最后只封了朱云飛一個衛(wèi)所指揮使,連一分錢賞賜都給,甚至連戰(zhàn)死士卒的撫恤都沒發(fā)。 對此,朱云飛倒是見怪不怪,皇帝嘛,不就是想干啥就干啥嘛。 可這樣的經(jīng)歷,可不是針對朱云飛。 而是大明各鎮(zhèn)將士,都曾被皇帝這么對待過。 這也難怪大明的將士會寒心,因為他們都領(lǐng)教過皇帝的刻薄寡恩,賞罰不明。 將士們打勝仗未必有封賞,但打了敗仗,一定會受到嚴厲處罰。 而且朝廷因為缺錢,還動不動就拖欠軍餉。 如此長此以往,將士怎么可能拼命?這也是難怪明軍的戰(zhàn)斗力,越來越弱的根本原因。 若是朝廷能夠公平封賞有功將士,大明的將士,又何至于在對建奴的戰(zhàn)斗中,連戰(zhàn)連敗? “趙兄,我就不送你去赴任了,半個月后,咱們在臨淄匯合。” 抵達萊州府境內(nèi)后,朱云飛給趙岳留下五十名精騎充當護衛(wèi),前往萊州城赴任。 他帶著剩下的五十名軍士,以及陳圓圓她們,繼續(xù)趕往登州城。 這一路南下走來,陳圓圓與朱云飛朝夕相處,一顆心早就給了朱云飛。 朱云飛的溫柔體貼,是她從未感受到的,雖然從小在梨園長大,也見識過無數(shù)的文人才子。 但對于年僅十九歲的陳圓圓來說,英武俊朗的朱云飛,讓從小缺乏安全感的她,顯然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云飛哥哥,這里就是我們的家嗎?”回到登州城,來到衛(wèi)指揮使衙門,陳圓圓的俏臉上,看著眼前的高門大宅,臉上充滿期待與喜悅之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