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馳援路上的遭遇戰-《大明第一武夫》
第(1/3)頁
筆架山屯糧被清軍焚毀殆盡的消息,在當天傍晚時分,便傳到了松山城。
得知這個消息的洪承疇,當場就癱坐在了他那張虎皮大椅上。
此刻的洪承疇臉上早沒有了往昔的冷靜。
心中發慌的他,看著帳下站著的曹變蛟,想到前天夜里對方的提醒,他真是追悔莫及。
“督師大人,如今糧草燒毀,松山糧草只夠七日所需,如今之計,要么決戰,要么只能立即撤退。”
曹變蛟看了眼洪承疇,心中嘆了口氣。
雖然他提醒過洪承疇,可他也知道,這事不能怪洪承疇,畢竟誰又知道,會有如此大的退潮現象呢?
至少他自己都也沒有堅持自己的觀點。
可事實卻是打了他們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
如今糧草盡毀,前線十一萬大軍,陷入斷糧危機,若立即做出抉擇,必然會造成軍心動蕩,演變全軍潰逃的現象。
“曹總兵,這個時候,本督能夠后撤嗎?”洪承疇一臉苦笑,他作為薊遼總督,前方統帥,不戰而退,就算回朝,怕是也免不了一死。
“那就與建奴韃子拼了。卑職愿決一死戰,任憑督師大人差遣。”
曹變蛟目光炯炯,一臉堅定的回道。
“曹總兵壯哉。”洪承疇不由露出一絲欣慰之色,有些想當然的喊道:“立即召集各總兵議事。”
這個時候,各鎮總兵,也都接到筆架山糧草被劫的消息。
因此,當各鎮總兵抵達帥帳后,洪承疇還沒開口,大家就一致要求立即突圍,就連監軍張若騏也開口說道。
“如今軍前只有三日之糧,決戰勝負難了,不如先保存兵力,退回寧遠補充糧草,再做決議。”
張若騏的話音剛落,便得到大同總兵王樸、密云總兵唐通,山西總兵李輔明,山海關總兵馬科幾人的附和。
寧遠總兵吳三桂,薊鎮總兵白廣恩二人沉默不言,顯然二人也支持張若騏的意見。
八鎮總兵六個無心戀戰,這決戰還怎么打?
“洪督師,您是前方統帥,戰與不戰,當由您決策。”曹變蛟有些著急的進言道。
松山鎮總兵王廷臣張了張口,想要說些什么,卻被洪承疇打斷。
“既然大家無心死戰,我也只能遵從大家心意。”洪承疇嘆了口氣,有些無奈的說道。
“但突圍何嘗不是決戰呢?建奴在旁虎視眈眈,我軍一動,他們必然會像狼群一樣撲上來。”
“所以,本督拜托諸位總兵大人,務必明確告知諸位兵士,我軍糧盡,守是死,戰也是死。”
“唯有奮力一戰,或許能夠死中求生。”
說罷,洪承疇起身拱手向眾人一拜,表達著拜托之意。
“我等謹遵督師大人軍令。”眾將神情凝重,紛紛拱手回應。
原本洪承疇部署,各鎮明日一早,依次交替撤退,不讓建奴有機可乘。
可結果,當晚大同總兵王樸,連夜放棄杏山大營,率先突圍而去。
王樸這一動,馬科、唐通、白廣恩等人紛紛率部奔逃。
緊跟著吳三桂,李輔明也率部往高橋而退。
至黎明時分,塔山和杏山二城先后失守。
松山城直接成為一座孤城,十幾萬大軍,一夜直接大半潰逃。
錦州城外,后金皇帝皇臺極大營。
“啟稟皇上,明軍大營嘩變,杏山守軍潰逃。”
早就有所準備的皇臺極,接到斥候來報,當即披甲而起。
“傳朕旨意,多爾袞,多鐸、豪格、阿巴泰率領各旗出擊,務必一舉擊潰明軍。”
得知明軍潰逃的消息,皇臺極御駕親臨陣前,號令滿蒙漢三軍,八旗精銳齊出,殺向松山城下。
撤退的明軍在清軍八旗鐵騎追殺下,直接上演了兵敗如山倒的一幕。
各鎮兵馬為逃命,自相踐踏而死者不計其數,加上多爾袞、豪格八旗鐵騎的追殺,明軍各鎮兵馬死傷慘重。
王樸、馬科、白廣恩、唐通所部四萬人馬,幾乎全軍覆滅,僅以身免的逃往寧遠而去。
唯有吳三桂和李輔明率領殘部,數千殘兵狼狽逃回到高橋。
至此,松山之戰,明軍陷入絕境。
……
松山大營接到糧草被劫消息的當天,連山城也同樣收到,筆架山軍糧被劫的消息。
“云飛,出大事了,我軍囤積在筆架山的十二萬石糧草,被建奴劫掠燒毀殆盡。”
正在訓練場練兵的朱云飛,聽到張天福帶來的這個消息時,他的心頭不由閃過一絲陰影。
很顯然歷史的大勢,松錦戰役的結局,并沒有因為他的到來而發生任何改變。
筆架山的糧草,關系到松山前線十幾萬大軍,賴以生存的糧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晏县|
井陉县|
福建省|
龙川县|
阜新|
民和|
临泽县|
巴马|
若尔盖县|
崇左市|
金湖县|
福泉市|
沛县|
石家庄市|
若羌县|
吉安县|
泾阳县|
南通市|
盐津县|
达拉特旗|
大宁县|
滁州市|
英德市|
宁波市|
阳朔县|
察雅县|
静乐县|
博兴县|
石屏县|
临漳县|
凤城市|
仙游县|
石城县|
武穴市|
博爱县|
庄浪县|
酉阳|
航空|
湘潭县|
马鞍山市|
阿巴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