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麥 粑-《遠山的夢縈》
第(1/3)頁
中午一到,學校附近的學生就回家吃飯,包括鐵礦子弟、街道居民和菜蔬隊的。而多數學生來自幾公里外,他們就早上包飯來吃,學校伙食團免費蒸飯。
這個包飯就五花八門了。有的用鋁制飯盒,有的用瓷盅,有的用搪瓷碗,甚至有的用陶瓷大碗。熟的、生的,都有人包。家庭條件好一點的,就是大米和玉米混合飯,差一點的就只包幾個紅苕,或者幾個洋芋,或者幾個芋頭,有的帶點咸菜泡菜,有的帶點豆腐乳,有的就拌點帶鹽的辣椒面。
這還算好的。個別學生什么也沒帶,中午直接不吃飯,放學回家后再找吃的。這不是懶,是根本沒什么可帶。
生產隊每年種植的水稻、玉米、小麥,都要繳公糧,這是有完成數量要求的。剩下的部分才分配給社員,而紅苕、包谷、洋芋等就分配得比較多。
通常情況下,維持一年的生計是有些困難,但還勉強過得去。如遇天干地澇,災害多發,那就慘了,特別是農歷二、三月時,青黃不接,饑餓難免。當然,也有救濟,比如干紅苕片,少量干包谷之類。
教室里剩下十二個清一色的男同學,除了張佩東他們九個外,還有三個經常不包飯的。這三個早已習慣了,別人去吃飯,他們就伏在課桌上睡覺。
康林咕嚕一聲,“媽喲,老子早上就沒吃飽,又開始餓中午!”
說完便伏在桌上睡了起來。
岳滿江一邊翻著什么小說,一邊接話道,“餓就餓,又不是沒餓過。”
游宗杰指著不包飯的三個同學,“你們看看谷倫剛、方武、葉宏貴他們,老僧入定,不食煙火,無欲無求,值得學習呀!”
方武一聽,餓上加氣,惱了,“學、學、學屁!我就,就,就想,食,食煙火。”
幾個餓漢大笑起來。
葉宏貴最不愛說話,饑餓之下,也不得不說幾句,“老游,二天不讀書了,多種點莊稼才是真的,自己餓倒不要緊,還有婆娘兒女。”
聽他那老態龍鐘的口吻,大家又笑了起來。
“吔,你幾爺子還高興呢!”大家正在發笑,許配翰端了一盆煮熟的紅苕進來。
那紅苕味立即充斥在教室里,甜香撲鼻。
方武等人拿起就開吃。許配翰急忙說道,“合適點吃哈,本來就不多,分均勻點,每人吃最多吃兩個。”
狼吞虎咽,饑不擇食,太餓了。
石堅兵知道許配翰不會不管他。但他沒想到許配翰搞這么多來!“哪來的?這么多?”
許配翰吞下一口,回答道:“我端起我的紅苕就準備到教室來找你們。甄碧把我叫住,她說她們女同學也有紅苕,要我給你們帶上來。這些都是穆素英、李仲書、鄧瀟蓉、陳秀芝,她們包的。”
岳滿江有些動情了,感嘆道,“我想哭了!這些女同學平時冷冰冰的,危難時刻卻很仗義!”
石堅兵又問,“那,他們又吃什么?”
許配翰笑呵呵地答道,“他們分著吃包來的飯!”
榮發有所感懷,“這些女同學,平時跟我們說個話都臉紅,沒想到,饑寒交迫時,如同親姐親妹。”
許配翰點了點頭,又補充道,“還有范正偉、陶應志、姜中盛、葉放他們幾個。”
鐘家祺一邊吃著帶皮的紅苕,一邊自言自語,“同學們能節省下來救濟我們,就是一飯之恩啊。”
大家沉默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钦州市|
曲麻莱县|
娄底市|
陕西省|
扎囊县|
海门市|
凉山|
眉山市|
漳州市|
江华|
灵宝市|
常州市|
正宁县|
鸡泽县|
上栗县|
都匀市|
乡城县|
于田县|
胶州市|
霍林郭勒市|
马边|
北辰区|
霞浦县|
达孜县|
隆德县|
东方市|
南充市|
色达县|
德保县|
江门市|
沅陵县|
南澳县|
阳山县|
韶山市|
罗田县|
恩施市|
分宜县|
张北县|
旬阳县|
潼南县|
永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