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出青城山,徐鳳年雇傭了四條大船,沿燕子江而下。 這一灘水勢極為湍急,兩岸高山對峙,懸崖峭壁,水面最窄處不過五十丈,兇險僅次于那相傳有道教圣人倒騎青牛而過的夔門關,這一段水路峽中有峽大峽套小峽,灘中有灘大灘吞小灘。徐鳳年一身白袍,站于船頭,對一旁抱著武媚娘的魚幼薇笑道:“我們方才經過的是書灘和劍灘,是武當祖師爺呂洞玄藏天書與古劍的地方,別以為那就是險峻了,接下來的峒嶺峽才是險地,我們的四艘大船已是極致,再大些,別管是多熟悉水勢的船夫,都得乖乖觸礁沉船。當年我和老黃嚇得半死,我還暈船,吐了老黃一身。所以這邊漁民都說書灘劍灘不算灘,峒嶺才是鬼門關,等下船身搖晃得厲害,你就別站在這里了。” 魚幼薇望著前方景象,有些臉色發白,剛想轉身,卻瞪大眼睛,只見一葉扁舟似乎在逆流而行。 直沖為首那艘有大戟寧峨眉坐鎮的大船! 一位青衫文士模樣的年輕男子手持竹竿。 青衫青年雙手持桿,插入水面,腳下小舟后端翹起。 與此同時,插入大船底下的竹竿被這名俊雅男子挑起。 一根烏青竹竿彎曲出一條半月弧度。 那一端,小舟屹立不倒。 這一端,大船竟然被竹竿給掀翻成底朝天! 這位青衫客是龍王老爺不成? 其余三艘船上的船夫們嚇得膽魄都碎了。 江上一竿驚天地泣鬼神。 那青衫男子腳下小舟重新砸回水面,順流直下,飄然而逝。 徐鳳年瞪大眼睛,自言自語道:“這技術活兒忒霸道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