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哥,你說他們啥時候來啊!” 海月庵灘涂的沙溝里,兩名年輕的士兵趴在沙子上,低聲討論著。 “不知道!”旁邊稍微年長一點的士兵的回應道。 “三哥,你怕嗎?”年輕士兵向年長的稍微靠了靠,聲音有些弱弱的說道。 “怕啥咧,小六子,咱有這個,那小鬼子來多少咱殺多少!”年長的士兵看了一眼有些哆嗦的六子,拍了拍手上的步槍沒所謂的說道,不過如果仔細看,就能發(fā)現(xiàn)那被黑暗籠罩下的眼睛深處有著一絲不安。 “三哥,你真厲害,不愧是我們村里第一個當兵的,我娘叫我多跟你學習呢!”小六子看著三哥的樣子,傻傻的笑了一下,隨后又想起了當初參軍時的一些事情,激動的說道。 他兩是一個村里出來的,農(nóng)村人叫名一般都比較簡單,三哥在家里排行老三,又比小六子大,所以小六子一直就叫他三哥。 三哥從小在村里就是孩子王一樣的存在,經(jīng)常帶著全村大大小小的孩子到處跑。六子就是這些孩子當中的一個,從小到大沒少受三哥的“欺負”! 可以說,六子從小就是被三哥打到大的,而且作為孩子王的三哥在這些孩子當中很有話語權(quán),這些孩子就像他的小弟一般,供他使喚! 這樣的關(guān)系一直持續(xù)兩人十幾歲的時候,三哥比六子大兩歲,在六子16歲的時候,他們村里發(fā)生了一件大事! 就是國軍的部隊到他們那去征兵了,本來當兵這回事兒是沒幾個人愿意去的。畢竟在農(nóng)村,男人到了十幾歲的時候已經(jīng)是家里的勞動主力了。 所以起初,征兵處的人在村子里喊了幾圈都沒有搭理,但是后來一聽說當兵每個月還有錢拿,而且這薪水還不低,頓時各家里有適齡男人的都推了出來。 要知道國軍的工資是不低的,雖然自從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國軍下調(diào)了薪響,改發(fā)“國難薪”,但是這個收入仍然還是不錯的。 在物價低的地方,一名士兵扣除每個月的伙食費之后,仍然還能有5、6元的收入,要知道這個時候湖南的一個小學教員每個月的薪水才只有四塊錢,而且還是折算成稻谷發(fā)放。 但哪怕是這樣,還有很多人擠破了腦袋想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