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唱詩-《三國大教皇》
第(1/3)頁
圣母教開壇禮上,在向眾人講述過選擇濟南為創教地點的原因后,欒奕又給眾人講解起了《圣母經》,只不過他講解經文時不再關注于那些歷史性的內容,因為這部分內容神仆們已經向近日參禮的人們大致說過了。欒奕所著重強調的部分,則是相關道德倫理方面的內容。
“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拿到《圣母經》了。”欒奕晃了晃手中嶄新的圣母經,道:“請大家翻看第五頁,第八章第十一和十二小節。”
欒奕話音剛落,臺下的神仆們便忙碌起來,教給第一次到教會來的大家如何查閱圣母經,告訴他們《圣母經》左側書頁的左下角,右側書頁的右下角所標的數字便是頁碼。正文中顏色較深的那行文字是章節標題,前面所標的黑體數字則是章節序號。此外,章節正文中,每句話的最后都有一個用括號圈起來的數字,這個數字所表示的則是前面那句話在本章節里的排序號。
他們向大家解釋,之所以這樣安排,是為了查經變得更簡單便利。只需說那一頁,哪一章哪一小節,便能立刻翻閱到。
眾人捧著書試了試,果然如神仆們所說,簡便的很。暗暗猜想,這一巧妙的主意肯定是主母教授給子奇教主的,果然神奇。
他們甚至還想,若是其它經史子集也能如此編印那該多好!
須臾,欒奕見眾人均按自己所說,翻到第八頁,便朗聲誦讀道:“凡樂于奉獻之人,他的功績便會記在天上的冊子里,到死去那一天,他將跨入天上的門。在那兒,主母會依據他的功績給予獎賞,獎賞他數倍于奉獻資材的金銀、土地。”
在民族數千年文明發展進程中,宗教始終處于匆匆過客的尷尬地位。人們在寺廟中穿梭,向佛道神靈祈求,看起來虔誠,可實際上真正全心全意信奉神靈的沒有幾人!
真正的信仰從本質上更多的是追求奉獻,而中華文明自古以來信奉佛道諸教者多數則是為了索要回報。他們花幾十元錢買一炷香,送到神靈面前,為得是讓神靈庇佑他,或是幫他渡過難關,這是一種貪圖匯報的給予,他們渴望用那幾十元錢換回價值幾千甚至幾萬的利益。他們從本質上愛的不是所信奉的神,而是自己。
所以說,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個沒有信仰的民族。若強行加上一種信仰,那便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的道德體系,然而,道德這個東西是虛無縹緲的,沒有任何的約束力,無論是遵守道德,還是違犯道德,均沒有任何清規戒律予以獎懲。
而宗教信仰確是不同,它是道德體系實體化的產物。它借助神靈所制定的,符合社會核心價值觀的教規,約束世人。世人若是遵守教規,則可升入天堂,或永登極樂。若是違反教規,則下地獄,入地府永生不得輪回……
所以,信仰缺失,就意味著缺乏仁愛的奉獻之心。這是中華民族的劣根性之一。這也正是為什么后世的中國有那么多富翁,每年的慈善捐款卻只有那么一丁點的重要原因。人們寧愿將大量的金錢存在銀行里,卻不愿意捐獻給需要它們的窮人,因為捐錢對于巨大多數人來說得不到任何好處,最多博得個好名聲。名聲是虛的,隨著時代發展,人們越來越務實,對于他們而言,好名聲沒有任何用處。
信奉宗教的人則完全不同,基督教尤其如此。奉獻過后,得到的不單單是名聲,還有升入天國的機會。并且,他所奉獻的錢財,不會白白打了水漂,而是隨著他一同升入天國,變成他在天國的財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水县|
民权县|
临武县|
望都县|
平湖市|
德安县|
镇巴县|
新津县|
固始县|
化隆|
嘉义市|
宜君县|
弥渡县|
清新县|
定日县|
扶绥县|
东莞市|
固阳县|
广安市|
绩溪县|
左贡县|
安岳县|
辽阳市|
永川市|
锦州市|
东安县|
西充县|
宣武区|
遂昌县|
鹤壁市|
平乐县|
大关县|
永济市|
泰宁县|
台前县|
富顺县|
静乐县|
巴林右旗|
临沧市|
达尔|
黄大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