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寧洛并不會因為這一發現而驚容滿面。
至于之所以會這般觸動,只是因為他窺見了一絲通往高維的線索。
或者說,是規律。
天脈地脈與現世相融,這的確是通往高維坐標系的途徑之一,也是寧洛先前猜想中的主要途徑。
只是當他一年來遍尋寒煙,再加上方才從顏豐白楊口中獲悉的線索......
寧洛意識到了另外的可能。
有沒有一種可能,并不是每一方天地都需要多此一舉?
也許,有些天地本身的素質,就符合溝通高維坐標系的條件,也就是寒煙教主那所謂的溝通上界。
推論不無可能,甚至多半就是真相。
因為從剖析內理的角度來看,天脈地脈與現世相融,這一行為的本質無非就是達成天地二脈與現世的統一。
那如果,寒煙界先天就能趨近天地一統,那還有必要再刻意融匯?
想來,并沒有這一必要。
因而顏豐白楊他們看似只是找到了個微不足道的情報,甚至連寒煙教的后續都早已湮沒在歷史長河之中。
但情報的價值或許遠遠超乎他們的預料。
因為它解明了寧洛長久以來的困惑。
也消除了寧洛此前心中的那種違和。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一切就都說得通了。”
“所以,只要天脈地脈相合,或者說,先天道意與后天道意存在交集。”
“那么交集越大,想來與高維坐標系之間的聯系也就越為緊密。”
“縱使這種情況絕不會像是天地二脈融合那般明確,但長久的溝通勢必會得到些微的回應......”
就像,寒煙教主被黑潮母體察知那般。
而且這么看來,其實所謂的飛升,或許也可以理解為天地人三者的統合。
與剛剛入道時的情景相似。
天人合一是必備的要素,但在此基礎上,可以有更進一步的升華。
再換個角度來看。
天脈地脈與現世相融,其本質想來也是一種天人合一。
以寧洛先前的視角來看,他此前覺著,道境修者體內煉化先天道意,積蓄后天道意,想來是在效彷天行綱常,也或者是在遵循太宇的底層法理。
然而這一刻,寧洛明白,他想反了。
這一次,不是修者效彷天地,而是天地在彷效修者。
或者準確來說,是在演算飛升!
站在更加高維的視角來看,一方天地溝通高維坐標系的過程,其實不正是道境修者的超脫飛升?
從修者的飛升到天地的飛升。
前者是因,后者是果。
只是有些天地本身就擁有不錯的天資,就像修士里的天驕妖孽,生來近道,也自然與飛升更為貼近。
而這,便是寒煙。
更加細化的話,這份源于天地的資質,說到底就是天脈與地脈,先天道意與后天道意的統合。
像寒煙界這般自然環境特殊的天地,道境修者的修行區間相對瓊華驚云便要狹窄很多。
放眼寒煙,很難見到修行火道木道之流的修者,煉體也少有血食的支持,煉神更是少有用武之地。
因而在環境的規限之下,修習水冰之人自然多數。
那么后天道意便由此完成了與先天道意的統合,從而在起跑線上就更加貼近高維。
】
這樣的天地雖然修途更為狹隘,可飛升的難度也相對簡單不少。
并且容易飛升并不意味著飛升者實力就會更弱。
恰恰相反,只要身處寒煙界中,同境飛升者的實力理論上會比驚云瓊華更強。
正因如此,寒煙教主才得以勉強阻止了黑潮的侵蝕。
規律昭晰。
再簡單而言,就是寒煙界的環境更加純粹。
越是純粹的天地,就越是容易飛升,也越是先天與高維相近。
純粹到寒煙界這種程度,甚至無需融合天地二脈與現世。
只要修習與天地相近的道法,確保道途兼容先天與后天道意,并且少有雜質,那么真正意義上的飛升就也近在遲尺。
飛升,是有捷徑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