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雖然余子豪死在了葉蘇之手,與丁逸并沒什么直接關系,但以劫修的腦回路,丁逸并不確定他們會不會遷怒到自己身上。 還要早做準備為好。 心里這樣想著,丁逸依舊溜溜達達的返回光復巷新家。 馮時雨之前叮囑他,這兩天最好不要煉器,丁逸深以為然。索性獨自返回了內院住處,自顧自的翻閱起了手頭上的煉器典籍。 有了上次差點被晃瞎的慘痛教訓,丁逸終于意識到,之前那個“閃光彈”的創意,根本就是一個天坑! 能不能坑到敵人還不好說,但坑起自己來卻是妥妥的。 一旦煉制失敗,便有極大概率讓“閃光彈”在眼前被引爆。而哪怕是有系統傍身的丁逸,最多也只能將煉制一階中品法器的成功率,提升到90%左右而已。 平均煉制10顆,就要在眼前炸上一顆。 這誰受得了? 要知道,強光這玩意,連護身法器都擋不住。 這也太費煉器師了! 而針對這個弊端,丁逸想到了兩個不同的解決方案。 第一種,再開發出一個眼鏡形態的護身法器出來,做到在不影響正常視物的前提下,過濾掉強光的傷害。 第二種,則是對“閃光彈”本身進行二次改進,就算做不到有效的提升成功率,至少也要保證在煉器失敗時不會傷及自身。 在主觀上,丁逸要更加傾向于第一種思路。 因為一旦成功,那只要眼鏡的秘密不暴露,就算“閃光彈”出現外流,甚至被其他人破解成功,也無法進行復制。 但涉及到可行性方面…… 丁逸決定將兩個思路全部保留,然后在從前人的智慧當中尋找答案。 找到哪個,就用哪個! 這之后的三天時間里,丁逸都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 直到第三天午后,才找到將激發符文與鱗石分開來煉制的方法。跟著,又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將這個思路進一步完善。 最后,又砸進去5點造化值,磨平了將思路應用于實踐,所需要的海量水磨工夫。 晚飯之后,丁逸來到煉器室:“兄弟們,今天我有些重要的工作,要征用這個煉器室,大家就別加班了,早一點回去休息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