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連潘大春這種水平都能分辨出好壞,更何況現場的賓客們。 他們之所以沉默,只是因為一開始預備好的嘲諷臺詞臨時用不上了,需要在波濤洶涌的情緒里,重新醞釀新的臺詞!驚嘆這段下闋的臺詞! 沒錯,這段下闋,實在賦得太好太妙太神了! 寥寥幾句,就營造出了一種中秋夜美輪美奐,又磅礴大氣的氛圍感! 盧曄看到大家的反應,簡直心花怒放、歡欣鼓舞,只覺得自己憋了一輩子的惡氣也吐了大半。 就是要狠狠打臉這些高高在上的權貴階層! 讓他們明白,草芥也是能成長為蒼天大樹的! 此刻,這位老憤青那顆沉寂,或者說死寂了許久的心再次活絡了過來。 同時,他很感激那位替自己出口惡氣的家丁,于是在點評時,他不再隱忍: “傅公子的詩,雖然還行,但意境表達過于膚淺,只點綴了歌姬一人,并無任何高明深遠的思想。” 傅錦年被這番毒舌刺激得面紅耳赤,暗罵你個糟老頭子剛剛可不是這么說的! 本公子承認這段下闋不錯,但也不至于把我的詩變得一文不值吧! 然而,盧曄根本不再理睬傅錦年的顏面,捧起那首潦草的下闋,看著那神秘的雅間,朗聲道:“相反的,這位貴客的家丁,賦的下闋,卻是意境悠遠、發人深省。江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如今諸位在此共聚,但想必仍有許多親人們天各一方,可即便相隔天涯,卻能欣賞著同一輪明月,也不失為一份慰藉。” “這位家丁,能在歌舞升平、杯觥交錯的環境中,保持獨到清醒的感悟,仍牽掛著遠方的親人,作出如此好詩,實在是才高八斗、境界高深!老夫亦是自愧不如啊!” 說著,盧曄的眼角竟有些濕潤了。 他這一生命運多舛,曾經為了養家糊口,不得不舍棄自尊去寫小黃文。 可當孩子長大后,卻嫌棄自己的名聲,離家去了外地。 中秋之夜,仍舊了無音訊。 如今,他置身在這喧鬧之地,卻是嘗盡寂寥。 “天涯共此時……” 寧云心癡癡的輕吟著這段下闋,忍不住又扭頭望向了窗外。 外面的粼粼江水,燈火闌珊,人潮洶涌,那么多如夢似幻的風景,卻是加起來也抵不過這一輪皓月綻放出的魅力。 觸景生情,想起這些年來,唐王和眾皇子們之間的互相傾軋、爾虞我詐,寧云心不由一陣潸然。 她多么渴望有普通人家那般的溫馨親情。 這次出使大景,皇子們生怕自己一離開就會被兄弟捅黑刀,是以一個個都極力推辭。 最終,寧云心懷著無以復加的心酸挑下了重擔。 這一路上,她從未回頭,也覺得自己已經心喪若死了。 可這一刻,默默品味著這半闋詩,她突然格外的希望,在西唐的親人們也在凝望著這一輪明月。 內心百轉千回著,寧云心又望向了那個雅間,那燦若星河的眸子,煥發出柔情、好奇和憧憬等情緒。 她突然很想見一見這位威遠侯府的家丁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