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五品天師-《我每天出門看黃歷》
第(1/3)頁
翌日。
昨日的秋雨過后,圣京熱終于褪去了。
一陣陣清風拂進文華殿,外面的花圃里,繁花綻放,姹紫嫣紅,為這個初秋增添了一縷寫意。
“圣人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楊吉抑揚頓挫的說著論語。
顧帆全神貫注,不時點頭,以示自己聽進去了。
皇太孫繼續神游天外,他厭倦了束縛。
余閑,瞪大眼睛,臉色有些漲紅,顯得熱血澎湃,亢奮激昂。
昨日他從皇宮回家的時候,還帶了皇帝賜予他的極道丹。
回家吃完飯,余閑正要服用,卻被威遠侯阻止了,讓他明早再吃。
事實證明,威遠侯的建議很對。
今早出發前往皇宮時,余閑吞下了極道丹,然后就一發不可收拾。
那感覺,比前世吞服藍色的藥丸還要猛烈百倍!
“服下極道丹,你的身體就會開始強烈的蛻變,相當于你的氣血,會源源不斷的被榨出精華,以滋養你的皮肉筋骨。這時候你要多補充營養,特別是補氣血的。”
“你的根基打得一般,八品筋骨境至今未大成,服用此藥一周內,大約可以實現脫胎換骨……放心,你這亢奮的狀態,就是頭一天比較明顯,接下來會慢慢減弱。”
“所以為父才讓你昨夜先別吃,否則你一整晚都不消停……咳,你靠近過來……好了,為父鎖了你那穴位,你下半身也就不會明顯了。謹記,這些日子勿近女色。”
想起父親的敦敦教誨,余閑只能感嘆父愛如山。
下面的帳篷沒有再支起來了,但余閑覺得心中有一擎天柱,渴望著破天而出!
楊吉看見余閑神情亢奮,還以為自己的講學令他心馳神搖了,當即心里振奮,道:“無缺,你來說說你對這段圣人訓的理解。”
顧帆的臉色又萎了,從前這都是他的殊榮。
皇太孫又在幾案下豎大拇指,他越來越喜歡這侍讀了,又仗義又機敏,關鍵還能替他分擔火力。
余閑哪里懂什么儒家學說。
不過前世刷短視頻,他倒是了解過一些王明陽的心學。
斟酌了一下,注意力轉移后,余閑稍覺得熾熱的心緒平復了一些。
楊吉鼓勵道:“不用說得太具體,只需講些你是怎么理解這段圣人訓的。”
“學生敢問老師,圣人訓的這段意思,是提倡學而知、知而行、行而遠嗎?”余閑反問道。
楊吉點頭:“歷代儒家先生,皆認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那有沒有另一種可能,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你為何有這番感悟?”
“因為我們的祖先,從圣殿中領悟傳承啟示,但學生覺得他們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總該在行動中,一步步核實圣人的啟示。譬如武道,便是一代代修行者開辟出來的。”余閑道:“因此學生認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最好手段,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楊吉的神情再次變了,他又用那驚奇與深情的目光打量著余閑。
半晌后,他欣慰一笑:“為師研讀儒學幾十載,深知知易行難,你如此年輕,卻也能領悟此真諦,實在難得。”
正是因為發現了知易行難,楊吉開始對祖先們領悟的圣人啟示萌生了疑問。
同時由于曾經的那個愛徒沉淪詭辯,他發現有許多儒家人都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夸夸其談、眼高手低!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好!很好!無缺,你能否將此句借給為師一用,為師有意將此句刻在儒院門口的石牌上。”楊吉打商量道。
“老師盡管用。”余閑想也沒想就答應了,反正專利權不是他的。
都不知道是誰說的,也許是魯迅吧。
他還沒意識到自己隨口的“轉述”,將造成多大的影響力。
旁邊的顧帆,已經目瞪口呆了。
儒院是儒家在圣京的“總部”。
集合了大景最頂級的儒家精英和學子。
而門口的石碑,鐫刻著眾多大儒的名句格言。
偶爾也有一些外人或者儒家學子的,但很少很少,加起來都不超過十根手指,而且清一色都是天賦異稟的奇才。
余閑,他何德何能,前陣子還是圣京世家子弟的反面教材,今天一句話,就讓他成為無數儒家人的榜樣模范?
楊吉則越品越有滋味,都沒心思教授皇太孫了,交代了他們自學,就急匆匆的先走了,怕是要趕著去刻字。
“余閑,你這話言之有理,讀萬卷書確實不如行萬里路。”皇太孫也深有感悟,拍案而起:“我這就去尋父王,央求他讓我出宮走一走,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
真特么現學現用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柱县|
嘉兴市|
陵水|
子洲县|
广河县|
石阡县|
鸡东县|
乌鲁木齐县|
平罗县|
绥滨县|
祁门县|
遵义县|
荔浦县|
应城市|
莫力|
左权县|
襄垣县|
乌兰浩特市|
驻马店市|
桃源县|
册亨县|
紫金县|
清丰县|
萍乡市|
克拉玛依市|
镇康县|
栖霞市|
博野县|
北票市|
托克逊县|
聂荣县|
连江县|
玛曲县|
江西省|
南岸区|
石台县|
张家川|
阳新县|
兴义市|
祁连县|
肃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