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就是與人為善。 又不是什么深仇大恨,沒必要把人打死,打個半死就差不多得了。 陳夏在煉藥界的名聲也越來越大,經常會有煉藥師上門求藥,圍住門口,很是嘈雜。 圍得多了,名聲又在增加,像是一個正向循環,陳夏卻極為的不喜歡,每日聽著屋外的嘈雜聲響,便感到略微的心煩。 第一千五百年。 在初秋時。 陳夏做出了一個決定,他要遠游。 不知道多遠,也不知道會多久,只是確實要往外走,瞧一瞧外面的遼闊天地。 這就代表陳夏決定從藥農的身份里走出來。 這天還有小雨,在秋葉緩緩落下時,陳夏合上了小屋的門,披著自己老舊的蓑衣,帶著草帽,像是每一個尋常的老者一樣。 屋檐上掛著雨水,像是即將銜成一條線,卻又因為不斷的滴落始終連接不到一起。 陳夏伸手壓了壓草帽,在連綿不斷的雨聲之中,轉過了身子。 朦朧的雨霧縈繞在天地之間,披著蓑衣的蒼老身影離著小屋越來越遠,直至徹底消失在雨霧之中。 沒有告別,因為他這次不需要和任何人告別。 這是第一千五百年發生的事情,沒有驚動任何人,在早秋的雨水之中過去了。 往后小屋里也沒了藥農,只是一扇緊閉的房門。 有修士嘗試翻墻進去觀看,卻發現藥田早就被清空了,就連中央的那處躺椅都被搬離。 第一千七百年。 張飛宇終于來了小屋,神情興奮,不停的敲響小屋,畢恭畢敬的等著屋外。 只是屋門一直未打開,張飛宇則恭敬等著,覺得陳祖應該是有自己事情,不方便來開門。 亦或者是張家做錯了什么事情,引得陳祖不高興了,他越想越忐忑。 這一等就是兩月。 直到隔壁老頭兒路過時提了他一句。 “別來這里求藥材了,老陳兩百年前就走咯,這地方都空了,天天來一些煉藥師守著求藥材,你們消息還真是不太靈通,哈哈。” 張飛宇先是一愣,隨后抿起嘴角,心思復雜的看著屋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