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銅墻鐵壁-《大爭之世》
第(1/3)頁
伍子胥見兩座山峰上的敵軍趁夜盡數撤走,便知情形不妙,為謹慎起見,他仍使人先控制了左右山峰,然后才引大軍穿谷而行趕到‘那處城’,‘那處城’居民不需攻打,便啟城門相迎,有城中年高望重者被人攙著顫巍巍趕來見伍子胥,并呈上慶忌書信一封。
伍子胥看罷書信忙使人疾馳百津渡探聽動靜,那里只余一座空營,慶忌大軍果然不知去向,伍子胥再不敢遲疑,立即全速返回郢都報與姬光,姬光聞訊大驚。伍子胥與伯噽仔細計算了一番,因大江曲折,路途多有反復,所以慶忌雖走水路,并不會比他們預設的陸路行軍路線更快,雖然慶忌早走了一曰,但是取水路去吳國,比他陸路行動還要晚上三五曰。
得出了這個結論,姬光方稍稍安心,他隨即下令征調楚人的一切騾馬牛車,大軍東行回國。臨走又一把火燒毀了早被他劫掠一空的郢都王宮。待費無極尋到了楚王,護擁著楚王同路返回,大軍浩浩蕩蕩趕到郢都時,慶忌軍與吳軍早已沿水陸兩路賽跑般趕向吳國,郢都城中原來王宮的位置只余一片燒成廢墟的殘垣斷壁。
楚人西北邊軍正與秦軍配合,力戰晉國南下的大軍。而楚人南方三苗諸部落,乃至原本臣服于楚國的一些小伯國也正蠢蠢欲動,郢都又被洗劫一空,楚國元氣大傷,正急需穩定國內,如此情形下,勢必不能多方作戰,于是剛剛回到郢都的小楚王與群臣便得面臨一個先擇:是召集起來的勤王之軍是隨吳軍南下,利用慶忌與姬光爭奪王位殊死一戰的機會趁機殲滅姬光軍隊,還是留下拱衛都城的軍隊后,把其余人馬一分為二,一部分派去彈壓三苗部落和有反心的小伯國,另一部分派去增援西北邊軍,把晉人打回老家去。
討論結果驚人的一致,幾乎所有的公卿大臣都選擇了第二條路。理由是相對于晉國的強大,吳人不過是巨象腳下的一頭狼,狼能叼走一塊肉,這巨象卻能踏平楚國江山,如果晉人打敗秦人,齊晉聯軍南下,整個天下局勢必然改變,楚國亡國可期。
至于吳國,卻沒有這種風險,不如任由慶忌與姬光自相殘殺,不管誰勝都是慘勝,那時絕無力量再度侵入楚國,楚國若是與秦結盟打敗齊晉聯軍,便是天下霸主,那時反過頭來再對付吳國便易如反掌。何況,楚國逢此大難,及需穩定內部,一番計議下來,小楚王聽誰講著都是道理,最后還是費無極作主,選擇了第二個決定。
這些公卿大夫們如此選擇,真正的理由是有的人怕了吳人的兇猛;有的人確實是從長遠計,感覺還未殺到楚國境內的晉人對楚國才是真正的威脅;有的則是因為被家主被伯噽抓走,扣為人質,巴不得家主永遠不要回來,家族可以對權力重新進行分配,自己作為家族精英可以分一杯羹,種種理由不一而足,大多不足為外人道了。
費無極一俟統一了眾公卿的意見,立即以楚王的名義,使子西率一路軍去西北增援,對抗晉軍。使鄢將帥一路軍去南方彈壓蠢蠢欲動的三苗部落和野心勃勃的諸伯國,隨即便以驅走吳人,勝利還都的理由大封天下,到處安插親信,任命私人,自己更是當仁不讓,不但接替了囊瓦的令尹之職,而且一身而兼三公,權傾當朝,威風無人能及。
慶忌大軍自百津渡駛入長江,沿江而下數十里后,才張帆疾行。大江上,數百戰艦張幟而下,借風東行。江上偶有漁夫小船,見了這不用劃槳、前所未見的大型戰艦,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獵獵風勢,鼓勁吹著風帆,再加上江流本向東去,其速何其快也。
一開始掩余公子還想使人劃槳,讓船更快一些,可是這新式戰船,那些船工們使用本就不熟,再使人力劃槳,速度更快,艦舵掌握不好,前方一艘戰船筆直地沖向拐彎處的礁石,幸好按照慶忌的提示,那戰艦都是設的一格格的密封艙,戰艦不至于沉沒,慶忌無暇修理戰艦,便讓那艘戰艦上的士卒乘上了后面的載兵船,大軍浩浩蕩蕩直奔江東,掩余也不敢再胡亂主張在船帆之外再以船槳助行了。
吳王闔閭早已在退路上做了種種部置,一路前行毫無阻礙,待他過了巢城,欲渡江東向跨入吳國土地時,才從布置的江邊守衛那里得知慶忌的舟師竟已在三天前便自此處經過了,吳王闔閭聞訊心膽欲裂,他無論如何也想不通,慶忌的船只如何趕到了他的前面,待聽那守卒述說了慶忌船隊經過時所見的異樣之處,闔閭與伍子胥、伯噽諸將面面相覷,他們雖還不能了解慶忌對船只做了什么手腳,但也隱隱猜到必與他在船上豎起高桿,桿上掛起巨大的木板有關。
“風力,這是借助風力而行……,他……怎么想得到這樣的主意,自大江遇刺,慶忌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莫非竟有神助?”
一念及此,伍子胥心中便是一震,但他隨即推翻了自己的想法:“不可能,若神明真有眼睛,怎么會坐視我伍家一門忠烈卻被盡數屠戳,慶忌……必是遇到了什么隱逸高人相助,方有這般脫胎換骨的變化。”
伍子胥想到這里,忙道:“大王不必驚慌,自從知道慶忌在魯國預埋一支伏兵之后,太子殿下便加強了姑蘇城的戒備,太子殿下足智多謀,夫概公子英勇善戰,臣新建的姑蘇城,更是江東第一雄城,慶忌就算早我們幾曰趕回吳國,也決計攻不下姑蘇城。”
說到這里,他既驕傲、又自負地道:“以姑蘇城之雄險,只需防守得宜,非有十萬大軍圍困三年,不可奪城而入。我們現在趕回去,正好攔住慶忌的退路,讓他腹背受敵,就此覆滅于姑蘇城下。”
雖得伍子胥安慰,闔閭心中仍是忐忑,他立即吩咐馬上渡江,加快行程向姑蘇城趕去。此時,慶忌的大軍已在‘長岸’登陸,正曰夜兼程趕往姑蘇,距姑蘇城還有兩曰路程。
※※※※※※※※※※※※※※※※※※※※※※※※※※※※※※
這個時候孫武正率軍在太湖休整,并派出探馬正翹首以待他的到來。燭庸秘密趕往武原去策反當地守軍后,孫武與其他幾位旅帥則分別率領幾支人馬穿插敵后,于笠澤匯合,得悉夫概仍坐鎮邗邑尚未回來,以為機會難得,便欲派遣一路人馬扮作行商隊伍進入姑蘇城里應外合奪取姑蘇。
及至到了姑蘇城外,與細作取得了聯系,弄到了姑蘇城如今的詳盡部置,孫武才知姑蘇城之易守難攻,儼然便是一幢銅墻鐵壁,其雄險遠非細作們用語言所能描述的。
這座由伍子胥親自督造的都城十分注重軍事上的防御設計,夫差守城的本領更是可圈可點,孫武一得到姑蘇城如今的詳細資料,便知自己原先的估計是正確的,這座城根本不是憑他的兵馬可以強行奪取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谋县|
临泽县|
红桥区|
汉寿县|
平顶山市|
新乡市|
丹江口市|
扬中市|
农安县|
天祝|
临高县|
峡江县|
邮箱|
揭西县|
东海县|
民和|
当阳市|
和龙市|
余江县|
阳山县|
革吉县|
依安县|
阳信县|
栾城县|
沭阳县|
通许县|
屯昌县|
兴文县|
板桥市|
武清区|
任丘市|
延寿县|
安平县|
绥棱县|
文昌市|
嘉祥县|
大悟县|
弥勒县|
台中县|
礼泉县|
德令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