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始皇帝一本又一本得看過去,不求精通百家學(xué)說,只為截取片段用于治國,頗有一種沙灘里淘金的樂趣。 看了十二頁,有人求見。 來人是咸陽學(xué)府名仕,毛遂。 咸陽學(xué)府是始皇帝新起的官府,里面分為兩派,涇渭分明。一派是荀子門生,一派是鬼谷子門生。 始皇帝要毛遂入內(nèi),章邯卻未像以往那般侯在門外,而是緊跟其后,盯緊前面那個風燭殘年的老人,隨時準備出手。 “拜見陛下?!? 年近六十的毛遂弓著腰背,身材瘦小,一副弱不經(jīng)風的模樣。 很難想象這么一個小老頭,年輕時曾按劍歷階而上,以口中文才,劍上武力,脅迫楚王同意楚趙盟約。 “免禮,先生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始皇帝親手扶起毛遂,章邯的手不知何時放在了劍柄上。 “吾師鬼谷子在沛縣,其能千倍于我,請陛下見之。” 毛遂執(zhí)禮甚恭。 他是趙人,是戰(zhàn)國四公子之一,平原君的門客,與秦有不共戴天之仇,與秦王有滅國之恨。 當初舍身,五步之內(nèi)強逼楚王就范,便是為解秦國圍趙都邯鄲之難。 其一生仕趙御秦,趙滅后,以年邁之軀四處奔走圖謀復(fù)趙,以報平原君知遇之恩。 若非前些時日,鬼谷子一紙文書要其入秦為官,師恩難還,他這輩子只會站在秦國的對立面。 今日他來此,也是受老師之命,老師要見皇帝。 始皇帝先是眼中一亮,繼而馬上便是一笑。 “先生謙虛,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 毛遂驚詫。 始皇帝求才若渴,待人才以真以誠以佳是其來了秦國后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前主君平原君也遠不及也。 怎么在得到其師在沛縣的消息不立刻趕赴,反而婉拒? “陛下不欲見我?guī)??? 毛遂直接問道。 “先生果然如傳聞一般,快人快語?!笔蓟实塾仲澮宦?,道:“若能碰面鬼谷子,朕之幸事也,但不是此時也?!? “吾師云游天下,四海為家,今日不去見,明日見不得,陛下宜速行?!? “先生勿急,且先回,朕一定能見到令師?!? 毛遂焦急上前一步,還要再言。 眼前一花,章邯已是冷著面站在他身前,右手拔出左腰秦劍,出鞘一寸。左手虛抬,對著門扉。 “請?!? 毛遂老眼聚神,如亮火燭! “陛下之所以不去沛縣” “章邯,送毛先生出去?!? “唯!” 章邯應(yīng)聲之時,手臂已是勾在了毛遂手臂,硬扯著毛遂出了屋門。 二十年前,劍逼楚烈王的毛遂或許還能和他較量一二。如今的毛遂,心智、精神更勝一籌,身軀卻是衰敗了十籌不止。 這一進十出間,遇到不聽其言語的始皇帝,便只能無奈離去。 烈士到暮年,壯心仍未已,殘軀卻不許,何其悲哉! 始皇帝沒覺得毛遂可悲,只覺得某人可恨。 他一統(tǒng)天下,本以為后繼有人。 他打天下,某豎子守天下,兄終弟及,一段佳話。 哪想到某豎子王道不學(xué),霸道也不學(xué),帝道更是視為洪水猛獸,避之唯恐不及。 大秦以武定天下,兵道盛行,某人看盡兵家書籍卻盡數(shù)拋在腦后,身邊有趙武安君李牧相伴,打仗卻從不用兵法韜略。 悶著頭親自帶軍沖鋒,弄出一套前所未有的兵形勢理論。大秦帝國百萬虎狼之師,差你一個豎子沖鋒陷陣? 得知沛縣驚現(xiàn)鬼谷子,嬴政立刻便知曉這定與某人有關(guān),當初那一批鬼谷門生入咸陽就是在某人暗示之后。 縱橫家向來有“怒則諸侯懼,息則天下安”的盛名,這句話毀譽參半,從相反的兩個方面同時對縱橫家報以最大肯定。 縱橫家老祖宗鬼谷子在身邊,不去學(xué)縱橫捭闔之術(shù),反而對人性詭計樂此不疲,還提劍練那什么破《黃帝》去了! 天下三十六郡,自有史以來,從未有過如此偌大版圖的王朝,這樣一個前無古人的輝煌家業(yè)。練武就是練到人間無敵手,能不能撐起來? 一個人能打十個,百個,千個,萬個,能敵過東北十萬王家軍,還是能敵過西北十萬蒙家軍? 還去學(xué)什么陰陽術(shù)!能算帝國興衰?個屁!陰陽博士中修行最高,有真人之稱的徐福連自身生死都算不到!還不如能自保的武功! 嬴政盯著桌案上的手槍,低聲罵道: “蠢貨!愚不可及!” 始皇帝罵出口,心情好了一些,拿起黑槍,鐵管光可鑒人,觸手光滑,紋理清晰。 放入懷中的這一剎那,立刻怒意又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