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是王,是神,是天,是將己身看做與蕓蕓眾生不同的始皇帝,說不通。 “秦王不換,天下難變。” 荀子今日來此,是想將那紙條上后半句話告知始皇帝——從朝中弟子的匯報,動向,荀子知道,始皇帝巡游的時間,就在最近了。 不需要始皇帝能改變想法,只要今日始皇帝不那么強勢,有改變的跡象,荀子便會將藏起來的半句話如實相告。 然而,始皇帝就是始皇帝,不是長安君。 ………… 章臺宮。 阿房宮的寺人被殺后,趙高便向始皇帝請命在章臺宮教導十八公子。 理由是章臺宮是始皇帝常年理事之地,有經天緯地的文氣。 十八公子在此學習深受熏陶,定然可以事半功倍。 最近一直摸魚的始皇帝用不上章臺宮,隨口便應下了——阿房第一時間與始皇帝說了瓶兒殺死了寺人。 始皇帝對這些事都不在意,畢竟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 趙高蹲在嬴胡亥身邊,指著竹簡上的文字,輕柔地道: “十八公子,可背下來了?” 這片竹簡是《秦律》中的《徭律》。 少年搖頭。 “老師,胡亥還未背完。” “不急,不急,高在十八公子這個年齡時,不過剛識字罷了。” 趙高溫言勸慰,但其眼中卻閃過一抹急色。 他需要的不是一個按部就班的十八公子,而是一個出類拔萃的十八公子。起碼,要看上去出類拔萃。 [就算陛下看出吾施陰法,也顧不得了!陛下離咸陽在即,時間不多了!] 趙高手撫上嬴胡亥腦袋,就像是安慰自家學生一般,很是自然。 “小憩片刻罷。” 嬴胡亥眼中霎時猛睜,眼中流露深深恐懼,剛要說出我不睡三個字,便意識昏沉,躺倒在趙高懷中。 屋內沒有宮女,全是宦官,統一穿著半絲制貼身宦官服,他們都是敬事房的寺人。 他們一起忙活起來,給十八公子鋪床蓋被,除衣拖鞋,托著十八公子躺在木床上,整理了好一會才完事。 “都出去。” 趙高站在木床邊面向十八公子,頭不抬,眼不睜地道。 “唯。” “唯。” “唯。” “……” 一眾寺人恭敬領命,面上是和他們的車府令大人同款謙卑,彎著腰,弓著身,倒退著小碎步出去。 趙高將手掌放在學生頭顱,五指隱有血色。 “御中發徵,乏弗行,貲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誶也;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 他口中念念有詞,說的正是桌案上那片竹簡內容——《秦律》中的《徭律》。 要是有人在旁邊對照著看,就能發現趙高背誦的內容和竹簡上一字不差。 中車府令趙高,對《秦律》倒背如流,《秦律》中任何一種律令都是如此。始皇帝批奏章時,對《秦律》有疑難,不需翻書,只需問趙高。 滿朝上下有如此能力者,唯李斯,趙高二人也。 能深受始皇帝寵幸,十數年不離始皇帝身,遠不是對始皇帝的救命之恩——救始皇帝的侍衛有許多,留在始皇帝身邊的唯有趙高。 便是劍圣蓋聶,若不是嬴成蟜舉薦,也入不得始皇帝法眼。 始皇帝寵信趙高,是因為趙高能力卓著——潤筆完美,倒背秦律,可給諫言,還有眼力見,而且特別忠誠。 旁人能得其一,已能出頭,趙高盡占! 被荀子惹生氣的始皇帝,靴子剛剛邁進了章臺宮,就聽到趙高不大不小的誦讀聲。 他很有威勢的雙目掃了一眾寺人一眼。 “爾等何以不陪胡亥讀書?” 聲音中夾雜著沒發泄出來的怒氣,雖然不是很多,但卻讓武功高強的寺人如芒在背。 始皇帝命令他們陪著十八公子讀書,他們若是沒有陪讀,便是擅離職守。他們的最慘結局,可能是處死。 撲通撲通~ 所有寺人都跪在了地上,趴著像一個個癩蛤蟆。 “陛下,十八公子已睡。” 始皇帝側耳聽了聽,道: “那趙高為何在念《徭律》?” “回稟陛下,車府令大人這些時日一直如此。每當十八公子熟睡之后,車府令大人便在其身邊誦《秦律》。” 噔噔噔~ 始皇帝不管趴在地上的這些寺人,大踏步走向偏殿,推開了門。 映入其眼簾之景象,便如外面那些寺人所說一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