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嬴政驚愕起身,在宮殿中來回踱了十數步,勐一轉身望著生母趙姬。 他不可置信,深表懷疑地道: “阿母說的都是真的乎?三月習馬術可比肩李牧飛兵,可轟塌城墻的攻城利器。我不信,這世上哪里有如此神器?” 趙姬回憶著當年所見。 “馬跑萬里則傷蹄也。嬴成蟜在馬蹄上釘上鐵片,取名馬蹄鐵。有鐵器保護,馬行千萬里,腳掌亦無礙。” 嬴政凝眉細思馬蹄鐵的可行性,想了片刻便搖搖頭。 “荒謬荒謬,就算此法能行,可在馬蹄釘鐵何其難也。若要馬吃痛不踢人,需有勇力聞于三軍者制住馬也,這世上哪有那么多勇力者。” “馬的馬蹄感覺不到痛處。” “阿母又說笑,蹄長于身,怎會感覺不到痛處?” 始皇帝只是搖頭。 趙姬看著始皇帝如今模樣,就好像看到了當初的自己一般。 如果她不是親眼看著嬴成蟜給馬的腳掌上釘馬蹄鐵,她也不會相信馬對馬蹄沒有痛覺。 “那豎子十年前就造出了馬蹄鐵,而你還在加以懷疑。其要謀反,你怎擋得住呢?把手給阿母。” 嬴政將手遞到趙姬手中。 趙姬指著嬴政手上的指甲,道:“你的指甲也是長在你的身體上,剪指甲會弄痛你乎?馬蹄與指甲類也。” “指甲不痛?” 嬴政用力按壓著中指指甲頂端,喃喃自語。 嬴政指甲有固定宮女修剪,往常嬴政不注意指甲這種小事,將指甲無痛覺當做了理所當然。 今日一試,發現果真不痛。 對這件習以為常的小事,竟有了一分訝異。 趙姬看親子在那里做稚童狀,似乎看見了二十年前吃手指的嬴政,不由得拍了拍嬴政腦袋讓嬴政回神,繼續為嬴政講解。 “馬背光滑,易倒不易穩,是限制騎兵動作的主要原因之一。那豎子用包著皮革的木框做成座位,內塞軟物,為臀狀,前后均凸起,叫做馬鞍,放在馬背上供人騎乘。 “騎兵可輕易在馬背上前伏后仰,左戳右刺,做到從前唯有草原騎兵才可做到的動作。騎兵坐于馬背,雙腳懸空無處借力。 “要想在馬背上坐住,尋常騎兵必須單手抓著馬鬃才行,這是限制騎兵動作的另一主要原因。那豎子以一根特制繩索掛在馬鞍上,垂下的繩索頭各掛有腳踏物,叫做馬鐙。 “如此一來,騎兵坐在馬上,雙腳有托底之物,猶如在踏足大地也。無馬鐙時,騎兵雙手至少有一手被縛,射箭不是要放慢馬速,就是要下馬,不然便極易掉落馬下。 “有了馬鐙,雙手解放,騎兵可邊高速騎馬,邊彎弓搭箭,且不掉落馬下。能做到此事者,便是那遼闊草原,也挑不出千百人。….“那攻城物件阿母沒見過,但馬蹄鐵,馬鞍,馬鐙三物,卻是阿母親眼所見。趙國胡服騎射,騎兵稱雄天下。有了這三物,趙國最大優勢變劣勢,趙亡,不冤。” 嬴政小時在趙國長大,對馬一點也不陌生,騎術不能說高超,但起碼不會掉落馬下。 隨著趙姬口述,他腦海中構思著馬鞍,馬鐙,發現似乎完全可行,驚異非常。 “這豎子有此等寶物,為何不拿出來予朕?朕至少能早兩年結束中原亂戰也!” 一說起國事,嬴政的自稱就不由自主得從“我”變成了“朕”。 “因為他有反心。” 趙姬適時插話,一句話,讓始皇帝腳步停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