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叩拜聲之中,黃子澄忙不迭的拜倒于地。 他,乃是洪武十八年的殿試第三,官居翰林院修撰,是清流之中的清流。 伴讀東宮之后,便成了皇孫朱允炆的老師,擁有隨時入宮覲見之權。 “恩師,快快請起!” 對于自己這位老師,朱允炆持有很大的尊敬,忙是上前,親自扶起了黃子澄。 而太子妃呂氏則是抬眉看著他,笑著問:“黃大人深夜入宮,不知所謂何事?” 黃子澄也不答話,環顧了一眼四周之后,正色道:“臣請太子妃屏退左右!” “本宮和黃大人有要事相商,你們都退下吧?!? “是,娘娘。” 一眾太監、宮女,躬身退出了偏殿。 黃子澄則立刻邁步上前,雙手高高舉起一個錦袋,肅然道:“臣今日冒昧入宮,乃是要進獻一神物給太子妃、皇孫殿下!” 呂氏頓時一愣,詫異地問:“是何神物?” 黃子澄雙目中射出一道精光,一字一句道:“此物,可助允炆殿下登臨皇太孫之大位!” “什么?!” 呂氏豁然起身,震驚住了。 皇太孫! 這個稱謂,只比兒子朱允炆的皇孫之稱,多了一個字。 可背后所含的意義,卻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大明,可以有無數皇孫! 可皇太孫,卻只許有一位,乃是隔代儲君! 這一刻,她堂堂太子妃之尊,手竟止不住的發顫,激動道:“快,皇兒,快把黃大人上呈的神物拿來給本宮看看!” 朱允炆此時也是心中激蕩,定了定神,才如獲至寶一般的捧過錦袋,拿給自己的母妃。 呂氏打開一看,盯著里面細如白沙的的顆粒,下意識地道:“這是……鹽?” “沒錯!”黃子澄點了點頭。 聽了這話,呂氏眸中不禁閃過一抹疑惑之色,道:“黃大人,鹽雖昂貴,卻也不是什么稀世之物,如何能讓陛下立允炆為皇太孫?” 黃子澄笑了一下,擺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若是臣告訴娘娘,這白鹽并非海鹽,而是礦鹽,且十兩銀子一斤呢?” 礦鹽? 十兩銀子一斤? 呂氏和朱允炆聽得目瞪口呆! 就在這時,黃子澄又意味深長地開口道:“這白鹽,熬制的成本低廉,可價格卻是奇高,京師都要賣瘋了!” “若是將這等利國巨大的制鹽之法拿到手,由皇孫殿下獻于陛下,解了國庫無銀之患……” “陛下大喜之下,又豈能不將殿下冊封為皇太孫?” 朱允炆年幼的心靈,大為震撼! 呂氏心中也是欣喜若狂,竟比自己的兒子,顯得還要激動個幾分。 她,本是太子朱標的次妃雖然被扶了正,在宮中的根基卻是尚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