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真人-《仙業》
第(2/3)頁
此三寶本天地之氣。
神者受于天,精者受于地,氣者受于中和。
但凡修成金丹者,皆是三寶集全,不泄不露。
而關于這第一重“身根成象”的修持也并無什么訣竅可言,只需不停吞服天地靈機,待得將己身丹力增長到了極致之后,便可順理成章,破開障關,成功晉入到下一重小境。
只是這步驟說來不難,但對于世間大多真人而言,做起卻是著實需耗上些心思。
因丹分九品,等第森嚴——
金丹真人雖已是“諸氣渾成,道身天賜”,自此免了采氣的煩憂。
但若是只靠打坐苦修,以此來一點點增長丹力,那無疑便是個水磨功夫……
個中辛苦不提,就算最終功成,自家壽數也大多是耗去了不少。
若是有修士在年邁時候才僥幸成丹,更是只怕要在半途坐化,更莫談什么今后大道了。
因此緣故,作為世間少有的一類,既可以推升修道人丹力,又無隱患的“真砂”,自然深得追捧,為此曾惹出過無數的風云來。
不過以陳珩如今丹品,他對于之后修行所需的這個正陽丹砂,卻不甚掛心。
不提拜師后或許會如何如何。
單是憑他的一品金丹,宗門自會將修道資源向他傾斜,大力培養,一如先前的君堯故事。
他所要做的,只是安心修行罷,并不必為外物而過分操心……
而待得丹力圓滿,破開一重境后,便是金丹二重“漸法九還”。
若論這一境界圭要,則是取金丹的五行之氣,動三要之精,以定一物之元也。
還者,歸其源者,乃是深掘己身道體的先天之性。
一還腎,二還心,三還肝,四還肺,五還脾,六還丹房,七還氣戶,八還精室,九還神室。
此“九還”是煉身火候,同樣也是煉虛功夫。
而最后的金丹三重“神中有形”,則是需修道人乾坤兩合,練出一片內景來。
此“內景”是成就元神法相之樞機,又有“小法象”的稱呼,至關緊要。
身根成象、漸法九還、神中有形……
這便是金丹修持的三小境。
而金丹之后,若再粉碎元神十二重障關,窺破返虛之謎,渡純陽三災,便是九難合道。
九難之后,仙業自顯,自此壽與天齊,跳出生死門戶,喜得長生不老!
以人身而登天階,憑有窮而窺無窮,便正是這般!
此時在腦中沉吟過片刻后,陳珩也是緩將一身磅礴法力收起,微微一笑。
他自杏黃蒲團上起身,向外間行去。
當日在結丹成功后,在符參老祖的帶領下,他也是去拜見了太符宮的符愚道君,親眼見得了這位大神通者尊容。
而因不好違背這位道君好意,陳珩也并未急著回返宵明大澤,又在陽壤山中盤桓了幾日,熟悉新得的法力境界。
不過如今足是十五日功夫過去,他已將自身道行打磨的圓融如意,法力收發隨心。
再停留下去也并無意義,那便也到該請辭的時候了……
“以往的道術,如先天大日神光、四山斗決種種,眼下于我已不再合用。
而紫清神雷下卷,神水神火,劍道六境,以及五老天官大手印等仙道神通……這些皆是我金丹之后的護道之法,需得尋個時日,好生修持一番。
且據派內規矩,丹成一品者,可從門中二十五正法任擇一門,用以修行。
不過我已有《玄中太無自然開元經箓》,不缺根本修行法,那么這一次機會……”
陳珩心思轉動,在分開了門戶后,視野之中只見晴光萬頃,好似海中巨潮在粼粼浮動,炫彩迷離。
偶有鶴唳聲發于九霄之外,立時惹得群山響應,回音久久不絕,極是悅耳。
曜日浮輪,徘徊云錦……眼前的確是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陳珩駐足欣賞片刻,將衣冠袍服整上一整。
他剛欲去拜見請辭,卻方腳下一動,眼前諸景就倏爾一變。
等到再定住身形時,他已是來到距陽壤山腳不遠一片高聳石林,落進了另一處地界。
“不必多禮了,去罷,去罷,勿要讓我那個老友等急了。”
符愚道君聲音遙遙傳來,笑道:
“陳珩,你我今后還有相見之期,在丹元大會上,便看你神通了!”
陳珩不敢怠慢,朝向太符宮方向肅容稽首一禮,以示鄭重。
而待得再抬眼時候,面前天地已是一片寂然,再無什么聲響傳來。
“老友……”
陳珩垂睫掩住眸光,心下暗道:
“丹元大會嗎?”
……
……
浮云高卷,好似堆雪一般,晶瑩皓白,隨大風搖擺飄蕩,時聚時散,變滅無定。
陽壤山一座峰巔上。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鱼县|
沾化县|
平远县|
沅江市|
高邑县|
澄江县|
雅安市|
南陵县|
太仓市|
东城区|
宜州市|
佛教|
茌平县|
砚山县|
连南|
临沭县|
江安县|
丹凤县|
芷江|
滁州市|
闽侯县|
大新县|
蓝山县|
夏津县|
霍邱县|
溆浦县|
龙井市|
高碑店市|
滁州市|
蛟河市|
元谋县|
武定县|
江永县|
视频|
镇巴县|
乐山市|
淮阳县|
广平县|
绥德县|
临猗县|
万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