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田悝吃虧-《蕩宋》
第(1/3)頁
興化太窮了,清源還有臨海的便利可借,天良的海港這都是老天爺賞飯吃,可是興化只有山。古代不比現代,山中都是寶物, 古代山中沒有開發,冒冒然進去大蟲毒物都是要命的玩意,一個不留神性命交待在山里都是常有事。
其實興化最邊沿的地方也有一段海岸,可是這段海岸只有一里不到的距離,這么一點海岸線又有什么用?
八山一水一分田,興化人拼了命也只能混一口溫飽,拼著掉腦袋的危險,誰愿意去造反?段鵬說的話臉上還掛著笑,梁川看著心里跟明鏡似的,這個一方父母官心里可是在滴血啊。
梁川聽著他的話,現在倒也不像是專程來訴苦的,連忙岔開話題,恭敬地問道:“大人今天怎么會來清源。。”
一方官員可不能隨意離開自己的轄區,被言官知道,參上一本可是要前程盡失的,再者這泉州的知州不是常人,是宗室趙惟憲,要是這個結交宗室的帽子扣下來,不要說前程了,連性命都可能不保。
段鵬這番前來也是微服出行,軍里知道他出行的人也沒有幾人,來清源拿完訂制的書冊便返回興化,他也沒想到在這清源還能碰到興化鳳山的老相識梁川。
他倒不怕梁川會長著一條長舌到處亂嚼舌根,出了這個門他也沒有任何依據說自己私離轄區,他只是意外,這個年輕人當初不愿為自己賣命,說是想到外面看看,竟還真的到了清源,剛剛自己撩起車帷看到隔壁也開了一家萬達商行,這不是鳳山路口那街嘛,還在好奇這是誰也弄了一家,進店一看還真的是這廝。
他到任以后,勸農治水整個興化百廢待興,唯一的亮點就是到了鳳山,北岸一片生機勃勃完全沒有絲毫大災大難之后的景象,年輕人下地完之后還會自發地操練強身健體,婦女們做著竹編,收入據說都比在地里刨食強,甚至連北岸的土地都還有水車澆地,人們種地的勢情比南岸的佃農們還高漲。
不僅是如此,興化唯一一個不是民間的學堂就在他們南溪北岸,幾個村子的孩子們都在鳳山的清華學堂里求學,還不用交半點學帑。所有的這一切他本以為是上一任知縣留下來的杰作,多方打探之后方知,跟上任半分關系沒有,全是這個梁川所為。
梁川后來真如他所說離開了清源,不過他還是動員起來了鳳山的許多民眾,給了他們賺錢的活計,一個平頭百姓,出身卑微,竟然能做出這么一番利國利民的大有為的事來,喜是讓人刮目相看!要是他有一分功名在身,豈不是能更有為于天下蒼生!
“興學教化可不是你一人的事,更是本官的職責所在,本官為了教化百姓,自己編了一本書,多方尋找找不到可以印刷的作坊,最后只能來清源,也就是這里。”
段鵬好學坊間都喚他叫作著作郎,興化現在改縣為軍,可是人還是那些人,要是再不對他們進行教化改革,回頭有學有樣的,只怕還會有人造反!
“難道我這朋友前些日子趕印的論語《儒行篇》就是段大人所作?”梁川這個真的沒想到,古人不比現在,現在寫點什么東西都是讓秘書代筆,要么就到社會上去找槍手,寫好了自己掛個名字就行,看著著作無數,實際是作者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書里面一個字都不是。古代重名聲,要不是真的有點水平,誰敢去寫東西,那不是落人口實遭人恥笑的把柄不是。
段鵬知道目前興化想改變突破口極少,再看到梁川興辦的那個學堂之后,突然想到何不從治學這塊作為興化改變的突破口,梁川說的那句話不是很好嗎,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除了讀書還有什么改變這個地方出路的更好方法子嗎,沒有了。
他也是為了盡一番心力,自己格外重視這個事,自己當初著的書還拿了出來,準備給興化的孩子當作教材,連印刷都自己親自來過問,只帶了一個隨從。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关县|
镇康县|
达孜县|
丰宁|
荔波县|
马尔康县|
青田县|
轮台县|
晴隆县|
临澧县|
锡林浩特市|
青冈县|
密云县|
奎屯市|
彩票|
甘孜|
斗六市|
远安县|
容城县|
芜湖市|
梁河县|
苍梧县|
泗水县|
香格里拉县|
铜陵市|
揭阳市|
平顺县|
双桥区|
阜康市|
东乌珠穆沁旗|
兴宁市|
清水县|
阿合奇县|
孙吴县|
阿城市|
诸暨市|
庆安县|
繁峙县|
勃利县|
望奎县|
迁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