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竹編價值-《蕩宋》
第(1/3)頁
李二花會的竹編有九種編法,經緯縱橫,可以編成各式各樣的器具。
時代有區別,以前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一個熱水罐一口鐵鍋,破了補補了用,不到拎不起來沒人舍得把這些物件給丟掉。
半天的功夫下來,李二花靜靜地在院子里扎出了一個竹簸箕,這種簸箕可以拿來揚米篩糠,這個簸箕窩深、掌平,不撒糧食和簸物。掌平利于播出雜物,不留殘渣,好使換。
在農家,簸箕是家家戶戶都需要的農具,一張簸箕用得愛惜點可以用人老幾輩子,最少也可用十幾年。樸實的鄉民們更是如此,即便是竹制的工具,能用三代人絕對不敢兩代就扔了,那是要遭報應的。
梁川一群人等李二花做好簸箕后,接過來仔細端詳著。藝娘站在旁邊,伸手撫摸著那個簸箕,說道:“李姐真正是心靈手巧,有了這門手藝,以后咱們幾個姐妹每天做做這竹編,也能有個好光景啊!”
李二花只當是一件很平凡普通的小事,她們家所有的人都是靠著這門手藝活下來的,這手藝已經深深地融入了她們的血液里了,就像吃飯那樣稀松平常。
藝娘是這個家的主婦,她心里感觸最深,現在一家人都沒幾個人會種地,也沒有地讓他們種,地種出來了,一年到頭累得不可開交,可是交了稅,交了租,剩下到自己手頭里的糧食也不多。現在會一點手藝,梁川喜歡在外面闖蕩,就隨他去,男人就應該志在四方,自己在家里操持家務,抽閑里做一做這些竹編,再拿到集市上賣,日子也能過得有滋有味的。
梁川擺弄著這個簸箕,手用力掰了掰,簸箕只是稍稍變形了,但是竹子本身有的韌性讓它一下子就恢復原狀了。這種取自自然然后利用才智手藝,加以創造,制造出來的農具正是印證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一根毫不起眼的青竹,到了一個無縛雞之力的農家婦女手里,就能變成十幾年耐用的農家工具,竹編這一道,最好地印證了古代的燦爛文化。
梁川問著李二花道:“二花姐,你們這種簸箕一般一個賣多少錢?”
李二花道:“這種小的簸箕一百文錢一個。”
“大的呢?”
“大的有的幾百文。看要做多少時間。”
葉小釵忍不住驚呼:“這半天功夫就能賺一百文錢嗎,要是白天打一天的柴,再挑到集市上去賣,累得腰酸腿疼,也賺不到一百文錢啊。山上的竹子都是野地里長的,砍下來就能做成竹編,要是銷路好的話,莫說溫飽了,就是做成小富之家,也不是不可能啊。”
梁川盤算了一下,說道:“竹編是很好的東西,家家戶戶都用得著,但是一件竹編往往要用很多年,就憑咱們鳳山興化這個小小的地方,要是想憑這門手藝溫飽不成問題,但是要想致富,很難,市場格局太小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丰县|
沅陵县|
灌云县|
合作市|
县级市|
县级市|
遂平县|
普陀区|
金阳县|
句容市|
定兴县|
巩义市|
永年县|
金寨县|
SHOW|
乐昌市|
阳曲县|
罗江县|
南投县|
五原县|
广州市|
墨脱县|
临洮县|
秦皇岛市|
沁阳市|
贵南县|
海丰县|
陕西省|
宁安市|
澎湖县|
库车县|
玉林市|
康乐县|
巫山县|
怀宁县|
平定县|
洛川县|
无棣县|
子长县|
嘉荫县|
正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