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陰魂不散-《一世驍雄》
第(1/3)頁
在上京城,若說酒樓之首,那毫無疑問的當屬豐樂樓,而上京人多稱其為樊樓。
此樓位于景明坊,由東、西、南、北、中五座樓宇組成。三層相高,五樓相向,飛橋欄檻,明暗相通,灰瓦青磚,雕梁畫棟,陳設富麗堂皇,古樸典雅。
尤其到了晚上,珠簾繡額,燈燭晃耀,是城中一大盛景,因此樊樓也成了城中酒行七十二家正店之首。至于這稱呼,其實還有些緣故。最早的時候,豐樂樓叫礬樓,也就是商人們買白礬的地方,后來因為來往人多,改成了酒樓,取名豐樂樓。
但大家叫礬樓叫習慣了,就一直這么叫著,有人以為是老板姓樊,才叫樊樓,沒見到以訛傳訛,這樊樓就一直叫下來了。
在上京城,你要說豐樂樓,可能還有人不知道,但要說樊樓,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太祖皇帝時候,還曾經在某一年的上元節路過豐樂樓,還在這看了一場戲,與民同樂。并且這件事可是寫進了實錄中有史可查的。
而關于樊樓也有許多故事,其中有一段頗為傳奇,說仁宗皇帝曾經微服私訪飲,來豐樂樓飲酒,折扇從二樓掉落之后被一名落地舉子拾到,這名舉子后來面君還扇,仁宗一問之下,驚覺那落地舉子才華過人,還被賜以官位。
而傳聞中還扇換官的落地舉子,就是仁宗朝的名相陳執中。
故事的真假普通百姓自然是無從知曉的,但他們卻都愿意相信這是真的,因為大晉的皇帝,除了道君皇帝以外,都喜歡微服出行。
就算是道君皇帝,也是在當了皇帝以后才深居簡出,不然早年間也是樊樓常客。
如此也可見,樊樓在上京人心目中的特殊地位。
一身錦衣,披著貂裘的吳藥師看著眼前的樊樓燈火,松了一口氣。吳明達出城去佛寺燒香了,今天因為風雪沒回來,所以他是難得能出來瀟灑。
“吳世子可是許久未見,您的老閣子今天卻不巧被人占了去,不如在給您換一間?可要女樂彈唱?”
門口伙計一看到吳藥師進來就迎了上來,閣子也就是包間的意思。
吳藥師聽后點點頭,“我約了云娘子,女樂就不必了,既然那間有了客人,那就再給我找一間雅靜的閣子。”
“好嘞,世子請。”
跟著伙計上了樓,吳藥師來到這間位置同樣不錯的雅間里,把身上披著的貂裘解開遞給護衛陰十三,然后打量了一下房間的裝飾,然后暗暗點點頭。
“不愧是樊樓,每一間裝飾都暗藏玄機,別有風味。”
正在吳藥師細細打量的時候,門被推開了,走進一個年輕娘子,穿著齊胸襦裙,頭上帶著銀簪子,身姿綽約,眼角眉梢帶著絲絲媚意,美艷如盛開的大紅牡丹,眉間還點了花瓣印記,約雙十年華。
“奴家見過吳世子。”這美艷娘子走到吳藥師身前見了一個福禮。
“云娘子為何如此客氣?”吳藥師笑道。
樊樓雖然是酒樓,但也養了藝伎舞樂,但卻跟青樓楚館不一樣。多半是做些歌舞表演,但若是客人有本事能引得藝伎委身,卻也不禁止。
這美艷不可方物的娘子名叫云四娘,是樊樓養的絕色藝伎,上京城有名的花魁娘子,艷名遠播,算是吳藥師的“老相好”,每次來這上京城就要這位云四娘子作陪。
“聽說世子殿下紅鸞星動,恭喜啊。我這等風塵女子自然要跟殿下客氣一些。”
云四娘子笑意盈盈的說道。
吳藥師道:“這話說的,這不還早嗎?不是剛剛指了婚而已,四娘子就跟我劃清界限了?”
云四娘子捂著絳紅朱唇輕笑道:“奴家一個風塵女子,可不敢招惹未來駙馬啊。”
另一邊的護衛陰十三見狀也識趣的退了出去把門關上,這接下來的談話和畫面就不是他這個護衛該看的了。
在吳藥師這間閣子的樓對面,同樣有幾位年輕貴人在此飲酒。
做東的是高陽郡王趙子楹,請的主客是如今上京城炙手可熱的年輕權貴武安侯傅津川,陪客的有武定侯之子郭崇勛。
趙子楹是太子同母弟,所以就成了皇子中,除太子之外跟傅津川關系最好的,而郭崇勛是他表哥,說白了這三人都算是東宮黨羽。
“姐夫,今天本來想叫了這樊樓的云四娘子陪客的,這位娘子,色藝雙絕,但真要請了,我怕你不敢來。畢竟嗎,呵呵呵...”
趙子楹一上來就打趣傅津川,引得郭崇勛放聲大笑,調侃傅津川也就只能在這個方面了。
傅三郎卻笑道:“趙六郎你小子啊,這話我可記住了,回頭我就跟兕子說道說道。”
趙子楹立馬求饒道:“別別別,我錯了,這話是我說錯了,我自罰三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辽县|
平果县|
永胜县|
新竹县|
镇雄县|
忻城县|
庄河市|
青河县|
隆回县|
喀什市|
思茅市|
塔城市|
芦溪县|
康保县|
静乐县|
诏安县|
凯里市|
静海县|
崇仁县|
宝兴县|
怀来县|
长治市|
五莲县|
东兴市|
平潭县|
方城县|
井研县|
泸水县|
剑河县|
都昌县|
通许县|
繁昌县|
石狮市|
瓦房店市|
苍南县|
启东市|
土默特左旗|
禄劝|
桃园市|
崇州市|
长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