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秦淮河附近的放貸點,不過是整個京城八處放貸點之一,而僅僅這一處,就放出去了近八萬貫。 折算成銀子,也就四千兩不到的樣子,或許還沒有徐景昌的那個扇墜值錢。 但問題是這些錢貸給了差不多六百多個普通百姓,讓他們有了應急的錢。誰都聽過一句話,救急不救窮。 可偏偏那些豪商地主,就利用窮苦人急需用錢的當口,或是花言巧語,或是威逼敲詐,讓窮人欠下永遠還不上的錢……然后他們就可以名正言順奪走窮苦人的一切。 田產、房屋……如果這些都沒有,那也不要緊,還能拿女兒抵債。 這不是放貸給六百多人,而是挽救了六百多個瀕臨瓦解的可憐家庭。 一年一成五的利錢,只要賣力氣干活,基本都能還上,今年過去,他們就可以重新開始。 不必背上巨額債務,不用擔心驢打滾的利錢,不用賣兒賣女,家破人亡。 這難道還不是救苦救難的菩薩嗎? 不管去哪個廟里祈求,叩拜哪一路神仙,能做到這樣的有求必應? 漢王真菩薩! 朱高煦的名聲越來越大,生意也就越來越大,前來貸款的人也越來越多。 僅僅一個月下來,放貸點就兩次大舉擴充,達到了二十八處之多,其中有十處竟然設在了應天城外。 而且不光是窮苦人,包括城里的中小商人,也開始向漢王借貸。 他們需要購買商品,應付金錢缺口……過去大家伙只能靠著親朋幫忙,或者去會館,欠下還不清的人情。 如今有了朱高煦擔保的貸款,大家伙的膽子也漸漸大了起來,開始向漢王借貸。 伴隨著生意越來越多,朱高煦最擔心的不是資本不夠,而是沒有足夠的人手,他不得不來通政司求助徐景昌。 “農戶是一年一收成,所以借貸時間放在一年,但是商賈他們往往不需要這么長時間,三個月,半年,甚至一個月,我現在必須制定更多的放貸方案。針對商賈,也有更復雜的評估流程……所以,我需要你給我一些人才?!敝旄哽阏J真道。 徐景昌哼道:“你當我是百寶箱啊,要什么有什么?人才我也缺,通政司需要征稅,要用到的人更多?!? “一百萬貫!”朱高煦淡淡道。 徐景昌眉頭微動,“你什么意思,想用錢收買我?別忘了,你的做生意本事還是跟我學的,你的這點道行……” “一百萬兩!”朱高煦換了個單位。 徐景昌眉頭深鎖,“國事為重,優秀的人才肯定愿意給朝廷做事,去你那邊算什么?” “一百萬兩黃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