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邊不負(fù)之死,在江湖上掀起了一陣極大的浪潮。 想要他死的人太多太多了,這老家伙好色成性,連自己宗主的親女兒都敢糟蹋……可見其肆無忌憚到了怎樣的地步。 尤其他的愛好還較之尋常的采花賊來的更為獨(dú)特。 已經(jīng)開發(fā)出了諸多花樣。 諸如夫前犯、蓋飯、男上加男等等,就算在變態(tài)這方面,他赫然也已經(jīng)領(lǐng)先了東方彈丸之地千年之長遠(yuǎn)。 而遭了秧的自然便是那些苦主受害者。 連帶著他也就比起尋常的采花賊更加的招人恨了。 但在這種情況下他還能肆意江湖,可見他的實(shí)力強(qiáng)到了怎樣的地步,而其背后的勢力又可怕到了怎樣的地步。 可現(xiàn)在他突然就死了,死之后尸體還被人羞辱,脫的光禿禿的吊在那么高的地方。 完全沒給陰癸派半點(diǎn)兒顏面。 眾人本以為之后必然是陰癸派不甘受此侮辱,派出精兵強(qiáng)將,誓要將那殺害他們長老之人千刀萬剮以揚(yáng)陰癸派之名。 可誰知道陰癸派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里,竟然壓根不曾出手。 反倒是那枚小小的賞善罰惡令,就那么在江湖上揚(yáng)名起來…… 邊不負(fù)是開端,但卻絕不是結(jié)束,反而呈現(xiàn)愈演愈烈之勢。 “話說那賞善罰惡使,當(dāng)真是嫉惡如仇,世人只知亂世已至,正是有志之人伸展抱負(fù),一舒胸襟之時,然而卻又有誰如這位賞善罰惡使那般,竟絲毫不在意他人身份,無論你是乞兒還是王權(quán),你若為惡,我必罰之,你若為善,我則賞之,以人之名,行天之道……” 洛陽城內(nèi)。 一處茶樓,正自高朋滿座。 所有人都聽著正中間的老者在那里慷慨陳詞,手中醒木一拍,便是一段極熟說辭。 這說辭他幾乎每天都要說上兩三遍,而聽眾翻來覆去的也就那么些人,但偏偏所有人都是百聽不厭,說這段情節(jié),賞錢也要比說別的要多了太多太多。 誰會跟錢過不去呢? 老者擦了擦嘴角的唾沫,繼續(xù)滔滔不絕的講了起來。 “話說那邊不負(fù),乃是陰癸派的長老,諸位可能不知陰癸派究竟是何方神圣,但對武林中人而言,那就是奪命的判官,索魂的無常,誰若是敢招惹了她們,她們讓你三更死,閻王不敢二更收,那邊不負(fù)更是仰仗宗門之威,好色成淫,不知多少無辜的女子清白毀在他們的手里……可嘆女子本為受害者,反而受盡世人白眼唾棄,世人卻不敢去向這罪魁禍?zhǔn)子懟毓溃灾劣诓庞辛速p善罰惡使出手一說,斷其陽鋒,讓其死不瞑目,更在其身上留下一句詩句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鳴。” 眾人皆是驚嘆出聲。 “哦~~~” “還有那香玉山,乃是世族權(quán)貴,自幼錦衣玉食,高高在上,誰能想象的到這等從來不缺錢的主,卻干起了販賣人口的買賣,不知多少無辜人家的兒女被他拐賣,男孩兒打斷了手腳外出行乞,女的則賣到青樓,從此萬劫不復(fù)……嘿嘿,咱們這些每天三餐不繼的尚且不敢干那些違法亂紀(jì)之事,他們這些一輩子錢都花不完的人竟然還能貪念作祟,這是不把咱們這些無辜的老百姓當(dāng)人看吶,可惜吶,人在做天在看,善惡有報(bào),不是不報(bào),時辰未到,如今撞到了賞善罰惡使的手里,直接被他做成了人彘,也留下了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一句。” “嗬~~~” “還有那瓦崗寨的李密,在其走投無路之時被其大龍頭翟讓收留,那翟龍頭未必是什么好人,可對他李密卻是無話可說,全世界的人都有足夠的理由罵那翟讓昏庸不明,但唯獨(dú)他李密欠下了天大的知遇之恩,可他卻為一己之私欲,竟將恩人全家斬盡殺絕,斬草除根,瓦崗寨周邊百姓生活雖然困苦,但還勉強(qiáng)可以度日,可那李密志大才疏,竟生生將整個瓦崗寨拖進(jìn)了戰(zhàn)火之中,百姓們流離失所,全因他一人之野心……結(jié)果與那賞善罰惡使大戰(zhàn)三百回合,一代梟雄,落得個尸首分離,而那標(biāo)志性的賞善罰惡令,還有那一句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嗯~~~” 眾人聽的如癡如醉。 “還有那王伯當(dāng),也是仗勢欺人,不知奸污了多少無辜少女,最后與那邊不負(fù)一般,淪落個斬去陽鋒,性命斷絕的下場!” 下面有人說道:“看來,這位賞善罰惡使是每殺一人,便留下一句詩句了。” 說書人笑道:“不錯,而小老兒倒是比常人多出些心眼來,將這些詩句統(tǒng)合之后,竟果然得出了一首曠世奇作。” 他醒木一拍,搖頭晃腦道: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jīng)。” ………………………… 眾人聽的如癡如醉。 有常年埋首四書五經(jīng)的書生們,也跟著念起了這首他們早已經(jīng)倒背如流的詩句。 詩是好詩,但讓他們?nèi)绱税V迷倒也不至于,但夾雜著背后那賞善罰惡的俠義之舉…… 死在那賞善罰惡使手中的,不是大奸就是大惡。 詩行結(jié)合,頓時讓他們大感豪氣頓生,恨不能立即回家狠抽老婆一頓以解心頭的舒暢之氣。 而此時,說書人還在繼續(xù)慷慨陳詞。 “諸位道那賞善罰惡使莫非就只會罰惡不成?不然……你為惡,他罰之,你若為善,他也必賞之,就如揚(yáng)州城的李老爺,大荒之時,他常年賑災(zāi),撥自身欠款救濟(jì)周邊百姓,賞善罰惡使以價值連城的珠寶贈之,被其奉為傳家之寶,有好奇者觀之,確實(shí)珍稀不凡,非凡塵之物所能比擬。” 說書人說到這里,感嘆道:“小老兒當(dāng)年有幸,得以一觀那寶物真容,確實(shí)稱的上絕世瑰寶,恐怕連皇后鳳冠霞帔上的珠寶也要自慚形穢了。” 他嘆道:“我在這里說的,也不過是只鱗片甲而已,從這已經(jīng)湊齊的詩句就可以看出來了,死在這位賞善罰惡使手下的奸人實(shí)在是多不勝數(shù),而且這些人無一無辜,皆是欺壓百姓的喪良之輩,比起來,得到他賞賜的人卻少之又少,但只要能得到賞賜的,要么是純粹剔透的寶玉,要么是千年難得一見的珠寶等等,無一不是價值連城,而且更有一位善人病榻纏綿多年,蒙他賜下了一味名叫異……異煙肼的藥物,服下之后果然大有好轉(zhuǎn)……那可是連保安堂的許大夫都稱無藥可治的疾病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