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讓女人做更多的事兒,為什么不行呢? 人不就兩種嗎?不是男人就是女人。 若大乾都只有男人干活,女人都在家做飯帶孩子,的確好像有點兒浪費勞動力。 皇帝細想著,其實大乾這些年,四處打仗,壯丁的損耗是相當大的。 大乾要發展,自然需要勞動力,如果一些可以讓女人干的活,就讓女人干,而騰出來的壯丁,就可以保家衛國,大殺四方,也可以投入到各種建設中去......其實,這并不是什么壞事吧?! 像乾德夫人這樣會醫術,和靜怡郡主這樣會種地,種的地還很好吃的女子......不也是在相對寬松的環境里成長起來的嗎?如果一味壓制女性的話,其實就是人力的浪費,對大乾來說,的確不是什么好事吧? 這么想來,他倒也不是反對女人出門干活,只是這個干活的界限.......還得再看看。 于是他召集了一干心腹,商量了下對策。 三日之后,皇帝在朝堂上宣布了一件事兒。 就是大乾朝,女人不得參加科舉,除了皇帝本人首肯之外,不得有女子為官。 大朝會上的官員都很懵圈啊。 這不是,廢話嗎? 歷朝歷代,不都是這樣的嗎?這需要再特地重提一下嗎? 不懂。 然后皇帝喊了吏部尚書,說了一件事兒。 那就是恢復沛豐縣令張家旺的官職。 并且,因為當地大衍女學的學生進入衙門做文吏,是沒有品級的,所以也不算違反大乾律例。 然后,皇帝在所有人反應過來之前,就退朝了。 留下了吳應良等人,大戰御史臺八百回合。 當然,按照吳應良的不敗戰績,再加上此事的確沒有違背律法,很多官員突然也懂了自家夫人為何突然抱病,他們也無心戀戰,只求家里頭能趕緊恢復正常,所以吳首輔,輕輕松松,打敗了御史臺。 畢竟,皇帝已經明確了一點,女子不可科舉,不可為官,雖然附加了除了皇帝首肯之外,但是皇帝登基以來,唯一一個自己獲得敕封,而不是靠丈夫得到敕封的,也就乾德夫人一個,所以他們也勉強算是能夠接受這樣的結果吧。 反正動什么,別動他們的飯碗就行了。至于文吏這樣的,連官職都輪不上的......哎,算是給皇帝個面子吧,主要家里頭女人不干活,天天去什么打毛衣聚會,再這么下去,家里頭可真的要亂了,他們受不了了! 慘兮兮的張家旺,最終還是沒能跟徐鑫他們一起去游歷。就在要啟程前三天,他收到了吏部來的恢復官職的文書,只得遺憾的跟帶著大勇,滿臉興奮的徐鑫,揮淚告別。然后帶著徐敏又回到了沛豐縣,干起了他的縣令。 而被召回的女醫們,在規培結束之后,重又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又開始普及起了,想要看生娃的病,就把男人也都帶來,飯前便好要洗手,吃水只吃燒開的熟水,孩子冬天不能穿八件棉衣等等之類的常識。 文外婆放不下她的茶館,可更放不下孫子孫媳婦,于是她一不做二不休,把茶館直接挪去了沛豐縣。 徐敏還好心的要求張家舅舅舅母一起去,張家舅母卻婉拒不已,說如今府衙和沛豐縣往來方便的很,得空讓兒子多去府城看看他們就行了,他們老兩口就想清清靜靜的自己過。 因為跟她過,感覺有點危險,張家舅舅腹誹,卻不敢說出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