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奪路而逃-《回到明朝當王爺》
第(2/3)頁
在什長、哨長的帶領下,明軍蜂擁而上,踏著同伴的尸體謀求著一線生機。山坡上韃子仗著地利以及卓絕的箭術,每一箭下去都必有斬獲。
葉御使躲在車中戰戰兢兢地喊:“何大人,何大人,韃子早有埋伏,當速速后撤才是!”
何參將提著雁翎刀,鐵青著臉色道:“我已派人通知畢春,這山谷狹窄,不利我軍集結,后軍不退,我們也無法沖出去!”
葉御使怒道:“眼見大軍中伏,畢春迄今不見動靜,我們就要全軍覆沒啦!我要參他個貽誤戰機之罪!何大人,我要去后陣督戰!”
何參將正忙著指揮大軍,實在不耐聽他啰嗦,一聽他要去畢春營中,倒省得他在這里指手劃腳的礙事,立即便安排二十個盾牌手護送他和劉公公離開。一個書生、一個太監,兩個最高指揮者馬上跌跌撞撞奔向后營。
臥虎山下這個山谷呈葫蘆形,壺嘴兒沖著雞鳴驛方向。畢春的大軍剛剛進入山谷,楊凌和馬憐兒就急馳入軍中,聽了楊凌緊張的陳述,畢春也知事態嚴重,正要帶著他趕去面見何參將,兩側韃子已以動了攻勢。
在一輪箭雨的覆蓋姓射擊掩護下,大批的韃子從半山掩體中撲到谷口截住了明軍退路,谷口狹窄,只消數十人勁弓在手,箭雨不斷,縱是千軍萬馬也休想沖得出去。
谷口韃子目的只是為了阻住退路,所以只是扼守要害,并不攻擊。這些韃子每人身上至少背了四只箭壺,畢春的南軍以短兵相接的刀盾手和火銃手為主,根本無法同這些驍勇善戰、以一當十、又據守險要的韃子對抗。
片刻功夫,谷口已留下了上百具措手不及的明軍尸體,近在咫尺的血腥讓初次見到這種陣仗的馬憐兒臉色蒼白如雪,還是楊凌經過守城一戰心理上具備了一定的承受能力,拉著她避到兩輛廂車中間,才免遭流矢所傷。
明軍的反沖擊很快被韃子的利箭所阻,一具具尸體仆倒在狹窄的谷口,明軍一面要同谷口的韃子搶奪唯一的出口,還要應付頭頂不斷攢射的利箭,傷亡不斷增加。
楊凌注意到明軍的反擊混亂不堪,根本無法發揮什么有威脅的進攻。他們的軍官不可謂不勇,身先士卒悍不畏死,但是他們卻只知道賣弄個人勇武,根本不會有效地組織士兵們作戰。
不客氣地說,如果讓他們在平原上在將領的指揮下按部就班地結陣、布陣還能似模似樣,一旦發生這樣的混戰,上級軍官不能有效地貫徹命令,那些連字都認不全的低級軍官們就知道要么身先士卒、要么揮刀督戰,根本不會利用好刀盾手、火銃手、長槍手和弓箭手的合理搭配。
楊凌看了這樣的軍隊素質,緊張得汗流浹背,馬憐兒卻在掛念哥哥安危,見他站在前方不遠處畢都司的身邊,這才放心。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佳木斯市|
翼城县|
隆尧县|
宁强县|
长治县|
依兰县|
临沂市|
仪陇县|
昂仁县|
平南县|
永州市|
句容市|
乾安县|
扎兰屯市|
鸡东县|
汾阳市|
墨竹工卡县|
虎林市|
汉川市|
囊谦县|
西华县|
鄱阳县|
易门县|
民丰县|
新野县|
邓州市|
泽库县|
墨竹工卡县|
阿拉善左旗|
万年县|
华阴市|
咸丰县|
庄河市|
大名县|
皋兰县|
华容县|
都昌县|
万州区|
屏南县|
台安县|
全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