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石頭聽半天,他已經(jīng)分不清誰是誰相公,誰是誰娘子了,見爹娘妹妹突然都不說話了,石頭才問:“所以,咱們到底要干嘛?” 春丫突然轉(zhuǎn)過頭,看著石頭,說道:“有了!!咱們要去福建!” “你到底什么毛病,跟福建過不去了吧?!”徐達(dá)就怕春丫把讓他念書的舊事重提。 “爹你有所不知,這.......書中有云,在福建有一種吃食,名叫番薯,耐旱高產(chǎn),咱們這兒您看,是不是開年到現(xiàn)在就下了一場雨,后頭是什么情況真的很難說,這東西咱們得盡快拿到手!到時候庭姐姐能不能拿捏住盧縣令,就看這事兒能不能成了。” 春丫愛看趣史,她買過一本畫冊,里頭是寫中國人食物的演化的,其中就記錄了番薯是由福建商人從呂宋夾帶過來的,只是剛開始不被大眾所接受,后來南方大旱,才推行種番薯,然后番薯才慢慢在全國鋪散開來的。 這會兒,裴庭手里頭連葡萄牙人的望遠(yuǎn)鏡都有了,她就不信運(yùn)氣那么背,番薯還沒夾帶來! “雖然我不是很懂春丫的腦回路,但是我覺得哪怕不是為了別人,光為了咱們自己,咱們也得去找找番薯。”張氏覺得,無論如何,先拿到了,總不會錯。 “非得自己去嗎?叫人找不是挺好?”徐達(dá)問道。 這回春丫還沒來得及說,倒是張氏更明白些:“這種事還是得自己去更放心些,找起來也更用心一些。” 春丫點(diǎn)了點(diǎn)頭,“我也是這么想的,命運(yùn)!還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問題是,咱們怎么去?!”徐達(dá)問道。 “等等吧,總有機(jī)會的。番薯最晚七月要種下,咱們這兒來回福建一個月,所以最晚五月要走。如果爹能在五月之前得到出去送個文書啊什么的公務(wù),那咱們就自己去,如果不行,就只能另想辦法。” “這派啥公務(wù),不是我能決定的吧?!”徐達(dá)覺得,春丫是不是誤會了,誤會這縣衙是他開的!! 春丫打了個哈切,“您努努力吧,做個縣衙內(nèi)的小道消息大使,一旦有方向一致的外派公務(wù),您就告訴我,到時候咱們再做安排。我困了,我先去睡了。娘,你明日去趟摘星閣啊,庭姐姐說那個養(yǎng)身活動得問你些事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