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聽到眼鏡男周安迪這么說,其他人也以為是哥倫維亞的海上救援部隊過來了,一個個歡呼雀躍。 “太好了,如果我們能到哥倫維亞去,一定可以過上好日子。” “哥倫維亞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國家,物資充沛,人民幸福。” 一群人已經開始了狂歡的狀態。 畢竟在絕境當中待久了,只需要給到他們一點點幻想,就足夠讓他們做一場大夢。 李宗裕見狀,有些不悅的說道:“是華胥國的救援船。” 現場的氣氛頓時僵住了。 周安迪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的說道:“什么?華胥國的救援船!李宗裕先生,你為什么要向他們求援,而不是向哥倫維亞?” 人群中,一個金發碧眼,胡子長得比頭發還長的老外高聲說道: “我不愿意去華胥國!我是哥倫維亞公民,我要等哥倫維亞海軍過來帶我回家,這是《憲法》賦予我的權力!” 另一個方向,一個又瘦又矮的中年人用蹩腳的英文說道:“李先生,作為新羅的一地方官員,我可以很清晰的告訴你。華胥國并不是一個理想的國度,我的建議是前往哥倫維亞,甚至馬萊都可以!” 張奕的懷疑是有道理的。 這些在巖流島度假的富人們,有些并不愿意前往華胥國避難。 實際上,這個爭議存在非常久了。 他們團體當中分成三派。 一派是李宗裕為首的華胥派,主張向華胥國求援,這部分人要么是華胥國人,要么是海外僑民; 一派是外國派,更希望能夠前往西方的國度; 第三派則是中間派,隨波逐流,沒有明確的意見。去哪里都行,只要能活著。 車海成等人就是堅定的外國派。 幾個人毫不猶豫的反駁李宗裕的做法,認為他給眾人添了麻煩。 李宗裕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 “我們之前嘗試過無數次了,向周邊的各國都進行了求援。但是沒有一個國家回應我們的!” “現在只有華胥國肯救我們,我們大家趕緊跟他們一起走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