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簡單-《文娛之我只是個演員》
第(1/3)頁
一個熱心的、正直的、純粹的文盲。
徐容和董永聊了一會兒之后,給與了如此評價。
董永身上有一種相當特殊而又罕見的氣質,令人下意識產生信任的氣質。
這是他能夠成為類型演員得天獨厚的條件。
但程昱以及絕大多數天賦型演員一樣,他的成就依賴先天稟賦,但反過來又被先天稟賦桎梏。
作為一個演員,生活是創作的源泉,但一個人的經歷畢竟有限,知識、文化的重要性就此凸顯。
這也是絕大多數演員的短板,包括并不限于受過高等教育的科班出身演員。
作為同樣的科班出身,徐容很清楚縱然接受了大學教育,在表演這行充其量也不過是個半文盲。
義務教育只是普及了生存的基本常識,而普通高等教育則是教一些基本的生存技能。
和“文化”勉勉強強沾一點邊。
但不多。
片場的一角,張路又排了一遍后忐忑地望著副導演王勇泉,輕聲問道:“導演,您看這樣可以嗎?”
“應該,可以吧?!”王勇泉一時也拿不準徐容的要求到底在什么標準上,只得以模棱兩可的語氣答道。
“要不要再走一遍?”
王勇泉撓了撓短發,道:“先讓導演給看看,他要是覺得沒問題徐老師那八成也是能過的。”
孔大頭一直關注著二人,遠遠地望見二人朝自己這邊望,趕忙起身走到近前,問道:“小張,怎么樣啦?”
張路和王勇泉對視了一眼,道:“導演,能不能麻煩您給幫忙給合不合適?”
孔生一聽張路的話音兒,就知道成不了,張路此時還沒面對徐容,就對自己的戲沒信心,等會開了機恐怕話都說不利索。
他仍記得當年拍《闖關東》的時候,徐容玩命硬剛李又斌的架勢,盡管大多數時候都被李又斌壓的抬不起頭,但是在那股勁兒頭的支撐下,偶爾也有一兩條,徐容的戲真不見得比李又斌差。
他并沒有讓張路演,而是笑著問道:“你看過《大明王朝166》嗎?”
張路點了點頭,作為目前豆瓣評分最高的華語電視劇,這部戲他林林總總的刷了三遍。
甚至差點因為這部戲而生出退出影視行業的念頭。
因為每一次看,對照自身,他都會發現一個絕望的現實,在天賦面前,努力都不值一提。
一個剛剛十八歲并且剛剛入行的新人全程壓著一眾老戲骨。
最令他絕望的是,據他聽來的一些小道消息,徐容的情商非常高,佐證便是徐容在創立和合體系之前就已經擔任中戲表演系主任。
和這樣一個超級天才的同齡人生在同一個時代,并且從事同一個行當,是莫大的幸運,因為他可以從對方身上看到這個行業的上限有多高,但更是莫大的悲哀,因為每一個人都是對方成為“偉大”的陪襯。
“拍《大明》那會兒,徐老師才剛入行,但是面對一幫老戲骨,他愣是不落半點下風,甚至猶有過之,你知道為什么嗎?”孔生并沒有讓張路回答意思,而是聲調高高揚起,“因為他骨子里有股勁兒,甭管影帝視帝,老子的戲一定不比你們差!”
孔生又眉頭一挑,一只手在半空擺著:“結果你也看到了,《大明》播出之后,徐老師的業務水平被普遍認為僅次于陳保國和倪大虹老師。”
“事實上真的如此嘛?并不是,我后來和他合作《闖關東》,他的戲不錯,但絕不至于說能全程壓著那些演了十幾二十年戲的老演員。”
孔大頭見張路瘦長臉上閃爍著思索,開始了畫龍點睛的最后一步:“你剛才排練的時候我一直在關注著,其實和徐容拍《大明》那會兒比差的就是那股勁兒!”
“你缺的只不過是一個機會,盡情展示自己的機會!”
孔生見張路神色漸漸由振奮變得潮紅,道:“再準備五分鐘,完了直接走。”
等一切準備妥當,徐容再次正襟危坐在鏡頭前,因為等會兒鏡頭會給他背部特寫。
方孟敖本是**飛行上校,后被崔中石發展為特別黨員,但徐容從一開始就沒想過把《北平》當成諜戰來演。
方孟敖因家仇國恨少年參軍,后在抗日戰爭中屢次擊落敵機,成為**的王牌飛行員。
戰爭結束后,在筧橋航校擔任飛行教官期間被代父探望的崔中石發展為特別黨員。
但實質上,方孟敖連黨章是什么都不知道,更沒有參加過半次組織的活動。
他行事做人的標準是自身的道德準則。
正是基于此,他才成為建豐同志用來打擊以方步亭為核心貪腐集團的工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