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主持人緩緩念出了這首七言絕句,現場觀眾們的議論聲也漸漸停歇,演播大廳里忽然變得安靜。 就連評委們也認真地看著大屏幕上雪舟手中的詩詞,或目光癡迷,或低頭沉思,或仔細琢磨。 兩位主持人也對古詩詞有所了解,兩人對視一眼,都感覺這首詩似乎不簡單,男主持人對評委席說道: “這是雪舟的作品,也是第一輪最后一首詩,那么,請幾位評委老師評價一下。” 這次詩詞協會和詩詞網的三位評委都沒有說話,而江濤則激動地道: “這首詩講的不僅僅是兄弟,而是包括了所有遠走他鄉的人們,立意已然高了一截, 還有遣詞造句,既平實樸素,又不乏光彩,比如這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一下子提煉出了整首詩的意境! 堪比千古名句啊!” 兩位主持人相互看了一眼,臉上現出果然我們沒看錯的表情,女主持人問道:“江老師,您給幾分?” “10分!” 江濤毫不猶豫地道。 蘇青梅則深深地看著屏幕上的雪舟......身后的墻壁,隨后道:“我喜歡這首詩,10分!” 觀眾席發出驚呼。 兩個10分了! “難道第一輪就要出現滿分?” 詩詞協會副會長張云開嘆了口氣,這首詩確實非常好,但雪舟畢竟不是詩詞協會的人: “9分。” 詞網的負責人許凡點評道:“這首詩的確很好,但我們的主題是‘兄弟’,這首詩更多描述的是思鄉之情,沒有那么符合主題,我給8分。” 詩詞協會會長張正詩則評價道:“雪舟很擅長寫離鄉背井下親人之間的思念之情,《游子吟》如是,這首詩也如是,只是這樣風格太單一了些,我還是希望看到雪舟能夠走出舒適區,挑戰一下不同的風格,8分。” 觀眾席一片嘩然。 “9分就算了,8分也太低了吧?” “喂喂,雪舟這首明顯比郭牧之的好,郭牧之的你們給9分,雪舟的才8分?雙標呢?!” “人家就喜歡寫離別的兄弟情怎么了?這也是扣分的理由?” “太黑了吧!” 許多觀眾都很不滿,別的不說,雪舟這首詩單是第一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就已經足夠封神了。 你們詩詞圈的評委一個給9分,兩個給8分,這不是明擺著不想讓雪舟和郭牧之拉開嗎? 但也有人覺得張正說的有道理: “雪舟擅長寫親情,這道題對他本來就有利,評委要求高一點也是因為對選手的期望高。” “如果下一輪的題目不是這種題材了,雪舟會不會抓瞎?” 現場和網絡上都議論紛紛,大屏幕上的雪舟則很平靜——主要觀眾們也看不到他的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