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5章 授封大典-《鎮北王》
第(1/3)頁
“您也永遠是我的父親。”
關寧呢喃著停下腳步,在后面的眾人似都有預感,楊嫻踉蹌著跑了過來,隨后眾人也都撲圍過來。
“王爺!”
"爺爺!’
一片悲愴的哭泣聲隨之響起。
建安二年,二月初五,關重山崩于上京城,他走的時候是安詳的,能歸故土便是他最大心愿,以死而無憾。
遵照關重山生前遺言,崩后秘不發喪。
我本來就是已死之人又何必再死一次,這是關重山的原話。
只是朝臣們注意到皇帝批閱奏章已由紅批改換為藍批,而這正是服喪禮制,也有人注意到新朝新建太廟那塊空著的牌位終于立上了,不久關寧下旨,追封其父關重山為太祖皇帝......
所有人都知道,那位前朝的鎮北王,當朝皇帝的父親崩了!
崩這一字只有皇帝可用,關重山已被追封自然是以天子之稱。
這個名字不被人提及,并不代表被人遺忘,在前朝他是國之柱石,鎮北王不止鎮守北方而是鎮一國,在新朝更是成為護國屏障,他以莽古斯之名一統南蠻,此后大寧再無邊境之患。
.......
山陵崩,星辰暗,天地悲鳴。
此事傳至鎮北軍引得萬人泣哭,同月,前天策府大軍機、磐武王龐青云薨逝,這位曾經的鎮北軍副將也追隨老王爺而去,關寧念其忠心,念其功勛,特昭王位平繼其長子龐統。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
建安二年,六月三日,上京城皇宮奉天殿正殿內擺放著五座紅漆大案,大殿外的東側設八座金漆寶冊亭,奉天殿前金吾衛將軍列隊,旗甲鮮明。
初升的旭日照射著紫金香爐點燃的燎煙,籠罩著高大巍峨的奉天殿,宛如九天宮闕。
殿內的大案之上,擺放著雕刻著蟠螭的四個精美紅漆檀木寶匣,箱內是“周尺方五寸二分厚一寸五分”親王金寶。
八個親王之寶分別用篆文陽刻著秦王之寶、晉王之寶、齊王之寶、楚王之寶、趙王之寶、魏王之寶、燕王之寶、韓王之寶。
這是關寧早前親自到太廟奉告祖先,并由禮部制作而成。
與太子寶匣雕刻的行龍不同,親王的寶匣雕刻的是蟠螭,所謂龍生九子皆非龍,除了太子將來會變為“龍”之外,其余諸子都是和龍僅差一步的蟠螭。
親王皆為皇子,雖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謁,無敢鈞禮。
他們依舊身份尊貴。
清早,奉天門前執事百官就位。三通威嚴朝鼓后,全場肅靜,侍儀官宣布親王授封典禮開始。
皇帝關寧于濟身殿更衣,身著十二章十二旒袞冕。太子關弘昭于奉天門更衣,身著九旒九章冕服,同時,身著九旒九章冕服的八位親王和文武官員在引禮官的引導下來到奉天門前廣場,各列其位。
司晨報時,吉時已至。
樂起,引禮官引太子關弘昭及關弘啟,關弘孝,關弘忻,關弘濟,關弘奕等受封皇子們來到奉天殿丹壁下侍立。待皇帝關寧來到奉天殿,樂止。
再次樂起時,太子關弘昭在引禮官的由奉天殿丹壁東階上殿,由大殿東門入殿,侍立于皇帝東側。諸位親王也逐一進殿,一切就緒后,樂止。
關寧沉聲在殿內傳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丽市|
九龙城区|
富宁县|
吴桥县|
武陟县|
易门县|
健康|
利津县|
红河县|
山西省|
云和县|
德庆县|
平利县|
读书|
通道|
河东区|
华阴市|
巩义市|
商河县|
永川市|
东阿县|
民和|
台湾省|
丽江市|
林周县|
塔河县|
靖宇县|
博湖县|
黑水县|
阜平县|
盐源县|
芦溪县|
淄博市|
小金县|
辽中县|
镇雄县|
阿荣旗|
莒南县|
交城县|
原阳县|
延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