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孩子嘛,不打不行。講道理當然還是很重要的,但在講道理之前,不震懾一番,小朋友是聽不進道理的。 孩子大了,再過一年半載,也要開始啟蒙認字,這個時候立一立讀書的規矩也是好事。 只瞧書芳殺氣騰騰地來,胤禮弄壞的那本書恐怕是書芳的心頭好,尋常書本也不至于叫她氣到現在。 同情小胤禮一秒鐘。 避過母子之爭,敏若給公主們上完課,交代好了功課,送走小姑娘們,方牽著瑞初的手慢悠悠地回到正屋。 烽火硝煙都已暫時告一段落,能令母女二人稍稍窺見方才的疾風驟雨的是可憐巴巴低頭面壁思過的胤禮,和坐在炕上喝著茶長喘氣的書芳。 “怎么了?能把你氣成這樣?!泵羧粢幻孀?,一面笑道:“晚膳就留這吃吧,叫她們掐了嫩嫩的枸杞芽下來熗炒,再做一道粉蒸肉,松仁燴豆腐,前兒莊子上送來的蘑菇好,再來一道蘑菇燴雜菜如何?” 書芳面有余慍,轉過頭來見她笑瞇瞇地打圓場,胤禮聽了菜名悄悄轉過腦袋大眼睛又滴溜溜地轉,令書芳又是一陣無奈,也氣不下去了,搖頭道:“客隨主便,姐姐安排吧。胤禮——” 她本意是提醒小崽崽端正站好不要左顧右盼試圖找友軍解救他,然而胤禮完美地會錯了意,低著頭走到敏若跟前,恨不得縮成一朵小蘑菇了,吶吶道:“毓娘娘,胤禮錯了,胤禮不該放肆玩弄書本,不該弄壞您寫給額娘的字帖,胤禮不是有意的……胤禮是有意的……可胤禮真不是有意的!” 他一頓是有意的、不是有意的把自己繞進去了,露出一口小白牙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口齒含糊,話也說不清楚了。 書芳見他如此,臉更黑了,額角太陽穴直跳,“要說話便先莫哭!口齒清晰些!” 好在嬰語十級學者敏若在一番思考后明白了胤禮話中的意思,她好笑又無奈地將胤禮摟進懷里,上炕坐了,理解到他心里的糾結和茫然,一面給他擦眼淚,一面道:“胤禮是想說,你把額娘的書弄臟弄壞時,心里并不知道那是很嚴重的事情,所以你認為自己不是有意的,對嗎?” 小淘氣包含著兩泡淚皺巴著小包子臉點頭,瞧那小模樣可憐兮兮的,瑞初揚揚眉,也走到一邊坐下。 見胤禮使勁點頭,敏若先是容色和緩地道:“若是如此看,胤禮是無心之過,并不算十分嚴重。” 小包子眼睛一亮,敏若卻瞬間面色沉了下去,嚴肅道:“可即便你一開始并不知道那本書額娘有多看重,難道就能隨意玩壞人家的東西了嗎?先不說那是額娘的東西,你隨意玩壞了就是很嚴重的事情,單說書本,你可知,到了書房里,將書本隨意扯下折紙,是會被先生打手板的?” 上書房的師傅們當然不敢因此而責打皇子,可卻會報與康熙知道,康熙收拾起兒子來,可從不知“手軟”為何物。 聽說還要打手板,胤禮一雙眼睛立時瞪得圓溜溜的,捂住自己的手,道:“額娘打!不打了!” 意思是額娘已經打過了,不能再打了。 書芳冷哼一聲,“先生打的是先生的,額娘打的是額娘的。你可曾見宜娘娘她們管過你毓娘娘教訓姐姐們?” 胤禮的小腦袋瓜里立刻被一堆稱呼占滿了,滿腦袋先生額娘姐姐娘娘,痛苦地又皺出一臉包子褶。 敏若忍俊不禁,又在他看過來時迅速嚴肅起來,指尖輕輕抵住他的額頭,“再惹你生氣,毓娘娘也不收留你了?!? 既然書芳已經教育完孩子了,她也沒有再長篇大論絮叨一通的必要。 胤禮見她口吻稍松,笑嘻嘻地蹭過來撒嬌。 書芳滿心的無奈,搖頭嘆道:“我如今算是知道姐姐當年對著安兒的無奈了?!? 當年自然是無奈的,如今對著的是別人家的孩子,不日日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淘氣,百精百靈伶俐可愛的,心里便只有喜歡。 安兒近年常駐莊子上,雖有瑞初陪著敏若,可胤禮這個愛撒嬌能耍寶的小搗蛋鬼,也給敏若帶來許多和瑞初那種潤物細無聲的貼心不一樣的感覺。 就好像回到了安兒還小的時候,她一面稀罕著胤禮,一面又同情著書芳。 好在搗蛋的日子就這幾年,看著安兒如今懂事的樣子,書芳心里也有些盼頭。只是偶爾還是會被胤禮氣得磨牙,這似乎是無可避免的。 孩子總是會長大的,當年跟著安兒一起在宮里無法無天上躥下跳,大了也不叫人省心的九阿哥胤禟,如今還不是逐漸懂事了? 上月求康熙允他出宮,然后拉著安兒帶他進城溜達了一日,回來時還給宜妃和郭絡羅常在帶了珠花。來自孩子的禮物總是最令長輩驚喜,便是一貫含蓄內斂喜怒不表于色的郭絡羅常在都忍不住佩上那珠花與宜妃挽著手逛園子去了。 敏若拍了拍書芳的肩,鼓勵她振作起來,又道:“不就是字帖嘛,我再寫一本與你便是了。生那么大的氣,不值當。” 書芳溫吞地笑了笑,又有幾分狡黠地沖敏若眨眨眼,“那就多勞姐姐了。” 園子里的日子總是那么寧靜、緩慢——在沒有康熙的前提下。 眾人在園子里過了中秋,又過了重陽,回到宮里時已有幾分涼意了。 翊坤宮忙于操辦恬雅的嫁妝,敏若也備了一份添妝給她。 十月里,恬雅停了課,并搬回了翊坤宮,安心備嫁、陪伴長輩。 與她序齒相近的蓁蓁便是在靜彤、繡瑩出嫁之后和她最親厚的姊妹了,她與瑞初雖然也好,但因是看著瑞初從小小一團長大的,心里總是忍不住拿瑞初當小娃娃瞧。 如今恬雅不來上課了,蓁蓁想她得緊,雖德妃與宜妃素來不睦,卻也攔不住蓁蓁成日往翊坤宮跑。 宜妃也不能對一晚輩怎樣,只能捏著鼻子招待;德妃也不能直接告訴蓁蓁不要與姐姐走動,只能捏著鼻子看著女兒每天歡歡喜喜地出了翊坤宮再過來給她請安。 倆人心里都憋屈,只有恬雅和蓁蓁比較快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