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原宋恒和趙衰是在鎮上的一家茶樓認識的,那間茶樓是附近讀書人的聚集地,原主有很多消息都是從那知曉的。 原宋恒之前雖然送過一回趙衰回家,知道趙家的位置,但趙衰可不知道宋家在哪,只知道是上溪村人。 而宋長德這份關系,原宋恒更沒有說過,和學問無關之事是很少提及的,所以這其中關系肯定是趙衰自行理清的。 放下帖子,宋恒笑了笑:“有點本事。” 裴玉湊過來看他:“什么本事?” 宋恒抬頭伸手,抱住人啾了一口,一套動作簡直行云流水。 裴玉輕哼了聲,抬手捏了他臉頰一下:“沒正經。” “不想正經,只想親近。”某人沒臉沒皮的,完全不在意,臉面禮數在媳婦面前一點都不重要,他可不會虧待自己。 宋恒見裴玉看他,當即追著軟唇又親了好幾口,眼看著懷中人要羞惱才住口。 “有位友人遞了拜帖,等縣衙發了縣結后會來正式拜訪,屆時會帶妻兒,倒時有勞娘子招待女眷了。”調戲媳婦歸調戲,該說的正事他也沒忘記。 裴玉聞言頓時顧不上惱他了:“啊?什么人?好相處嗎?要做些什么準備?縣結是什么?” 人家還遞了拜帖,肯定是要正式待客的,這么正式的上門程序,她別說做過了,見都是頭一回見,好慌! 不是什么大戶人家吧?她現在基本都知道禮儀規矩了,但不會啊。 宋恒看著她驚慌變換的眸子,頗覺好笑,“唔,不知,是原主的友人,為夫對其家中的情況也不清楚,算起來,已是兩年未見。” 嗯,到縣試之前也已經兩年了。 “縣結是通過縣試的憑證,有此憑證在才能去找廩生具結,拿不出憑證的童生,廩生是不會擔保的。” 裴玉一聽更慌了,原主的朋友?兩年沒見突然上門,不會有什么事情吧?而且考完縣試還有“合格證明”的? 果然真實的世界就是完整呀,報考縣試只要有一位秀才開具結就行,但鄉試是要廩生的。 因為有許秀才這份關系在,所以宋恒三個報考縣試菜這么容易。但后面鄉試還要找三位廩生作保才行,新朝的科舉在擔保上特別嚴格。 鄉試考生需要提前報名,報名時要提交三份證明:“親供”“互結”和“具結”。 親供便是考生的基本信息,是包含祖上三代的信息,包含本人姓名、年齡、籍貫、體格、容貌特征和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姓名履歷,以確保考生家是良民家世。 所謂互結,是指考生要找一同參考的五位考生寫一份承諾書,承諾如一人作弊則五人連坐,這也是科舉防止作弊的有效手段之一。 而具結,是請本縣廩生(成績優等的秀才)提供的“認保”證明,證明考生不冒籍、不匿喪、不替身、不假名,而且出身清白,不是娼優或皂吏子孫,本人也未從事過戲子之類的“賤業”。 (縣結是作者瞎編的,沒有查到資料,覺得很奇怪,沒有憑證人家怎么愿意擔保呢?可能古代是有相關程序的,但作者沒查到,心塞。架空文,大家將就看吧,科舉方面的相關內容也稍有改動,大體還是隨大流的。) 宋恒見她一臉凝重,不敢再逗了,指尖撫平她的眉:“別怕,我會把控好,這位友人姓趙名衰、字瑞明,他家三兒子也參加了縣試,考的第三名。 當時進場的時候說了幾句話,是個豪爽的直性子,沒有彎彎繞繞的心思,不難相處。 這回來拜訪,應當是為了打好兩家關系,把斷了的情分續上,放心,原主與他相交不深,不會有什么麻煩。” 雖然趙衰是原主的朋友,但兩人一直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見面的時候都是在茶樓,談論的不是學問就是新朝的政策,私人方面并沒有涉及。 唯一一次還是趙衰情緒低落,硬拉著原主去喝酒,結果原主一杯沒喝,他倒是醉的很。 原主這才沒法子將他送了回去,還聽了一路他家和族里的矛盾鬧騰。 裴玉這下放心了,不熟悉好啊!要是熟悉的話,還是趕緊斷了聯系的好,還招待個桃子!保命要緊啊! “到時候要準備些什么?席面是家里做還是去酒樓買好?”既然要招待客人,還是要有準備的,不然尬聊多可怕呀。 菜之類的也要準備好,來客人了好歹湊一桌像樣的,家里做不出太全的席面,可以去酒樓買好了,到時候熱一熱上桌就行。 “不必特別準備什么,咱們照平常好點的準備就是,趙家和咱們的家境差不多。”以前確實是差不多的,但他們家現在有了府城的家產,可差了一截。 裴玉懂了,都是普通人家,這人會送拜帖估計就是讀書人的規矩禮儀罷了,和家庭條件沒大關系,是她太緊張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