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沒過幾日,遠在洛陽的朝廷接到了兗州牧盧濟八百里加急發出的求救信,聲稱泰山郡遭受到瑯琊叛軍的攻擊,兗州新募之兵難堪一戰,請求朝廷出兵增援。 翌日一早的朝會,陳郢就此事詢問滿朝文武的意見,百官意見出奇一致,紛紛痛斥瑯琊叛軍貪得無厭,斥責賊首蕭錚狼子野心。 但當陳郢拋出朝廷是否出兵如何出兵出多少兵三個問題時,原本義憤填膺的文武百官突然冷場,一個個都沉默不語。 陳郢目光冰冷巡視滿殿鴉雀無聲的文武百官,心口不由一陣絞痛,他強壓住怒火,冷冷道:“滿朝文武,竟無一人可以為朕分憂嗎?” 司空盧淵出列,他是兗州牧盧濟的兄長,按道理他本該避嫌,但如今瑯琊叛軍已經兵臨城下,其他大臣也不見出頭,他也顧不得許多了。 “陛下,賊軍勢大,單憑兗州新募之兵恐怕難以抵擋,依微臣之見,朝廷應立即派兵支援兗州,解泰山郡之圍。” 一見盧淵出頭,陳郢心中冷笑,若被打的不是他的親弟弟盧濟,不見得這個盧淵會站出來說話。 陳郢面上還是不動聲色:“那依盧卿家之見,朝廷該如何出兵支援兗州?” 盧淵略一沉吟,道:“朝廷可在京城禁軍中抽調精銳,擇一良將率軍奔赴兗州,必可退敵。同時,還可行圍魏救趙之策,如今瑯琊賊軍入寇兗州,徐州必然空虛,可命豫州牧李弘和揚州牧裴晟派兵攻打徐州,逼瑯琊賊軍回援,如此泰山郡之圍可解。” 抽調禁軍,這個盧淵還真敢想。當初太尉羅林奉命率軍赴河北平叛,已經從禁軍中抽調了一批精銳,如今留守京城的禁軍盡是老弱病殘和新募之兵,根本難堪一戰。 況且,如今天下叛亂風起云涌,連京師洛陽所在的司隸校尉部都受到了波及,瀕臨冀州的河內郡已經出現了零星叛亂,這個時候怎么能抽調禁軍去兗州。 不過,讓揚州和豫州進攻徐州倒不失為一條良策,自己下旨改刺史為州牧,準許他們自行招募兵馬,本意不就是為了借助他們的背后的世家力量,為大寧鎮壓各地叛亂嗎? 他當然明白王湛的如此提議包藏禍心,目的就是為了謀取地方軍政大權,擁兵自重,借機壯大世家大族的實力。但如今朝廷統治不穩,無力鎮壓叛亂,只能先聽之任之,待平了天下之亂,再一個個收拾他們。 陳郢目光掃視文武百官,不置可否:“盧卿家之言,諸位愛卿是否覺得可行?” 第(1/3)頁